人教部編版七下語文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教案(昌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docx
海底兩萬里:快速閱讀學情分析:經調查,有一部分七年級的學生在小學閱讀過這本書,他們上了初中之后開始接觸地理、生物、物理等學科,對科幻類的作品也比較感興趣。希望通過海底兩萬里的閱讀,激發他們繼續閱讀科幻作品以及嘗試創作科幻作品的興趣。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小說中描繪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驚險。2、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圈點勾畫,做閱讀卡片)3、通過交流閱讀感受,了解科幻小說的特點。4、感受小說中精彩的人物描寫。教學重點、難點:1、 學會并運用閱讀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 理解科幻小說的特點,尤其是它的科學性和幻想性。教學流程:一、導入1、這節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本書,這本書是海底兩萬里。同學們課前已經閱讀了這本書,讓我們一起走近科學與幻想之旅。2、請同學們把自主預習的生字詞展示給大家。每組派一名代表到板前展示,其他同學在小組里讀字正音。板演后同學講解字音詞語。3、看來同學們閱讀書籍很是認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么我們今天讀書的學習要求是什么呢?二、出示學習要求1.什么是快速閱讀? 2.快速閱讀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了解作者? 4.海底兩萬里主要講述的是什么故事?用一句話概括。 5. 對照地圖,沿著小說中潛艇經歷的航程核對它經過了哪些地方?6.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在海底環球探險旅行時,經歷了許多險情,請概括出三次險情。 7.尼摩船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1)指名讀學習要求;(2)每組同學選題,并板演。三、分組匯報1快速閱讀是一種基本的閱讀技巧,可以幫助我們盡快地把握全書的內容。2、一、集中精力,專心致志。二、以默讀為主。三、眼睛的視域要寬。四、善于抓住書中的關鍵信息和主要線索,有所取舍。3、儒勒凡爾納,法國著名的科幻和探險小說家,創作了許多科幻小說,其中科學幻想如今大部分已變成現實,因此被人們譽為“科學時代的預言家”和“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4、小說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長駕駛自己設計制造的潛水艇“諾第留斯號”在大海中自由航行。5、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南極。6、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7、尼摩船長逃避人類,蟄居海底,而又隱隱約約和陸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種特殊聯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陰郁、知識淵博、帶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四、課堂提升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你覺得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書中哪些想象事物如今已經變成了現實,通過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說與科技發展的某些關系嗎?答:海底世界充滿異國風情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海底潛艇、人類登月、太空飛行都已成為現實。科幻小說往往也是科學研究基礎上的的推理和預言。曲折的情節和對海洋知識的介紹,潛水艇、潛水服、電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科學的發展。五、知識大比拼1、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兩部是: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秘島。2、凡爾納的作品形象夸張地反映了19世紀“機器時代”人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為西方和日本現代科幻小說的先河,我國的科幻小說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啟發和影響。3、海底兩萬里中諾第留斯號潛艇是船長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4、海底兩萬里一書,情節跌宕起伏,懸念叢生,具有強烈的可讀性,而且書中還包含了大量地理、歷史、生物、物理、地質、氣象方面的知識,小讀者在閱讀引人入勝的歷險故事的同時,還能夠輕松地獲取科學知識。五、課堂總結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中成功地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并在小說發表25年后,人們制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這也正是海底兩萬里這部科幻小說經歷一百多年仍為廣大讀者所喜歡的原因。六、拓展訓練運用本節課所學的閱讀方法,閱讀名人傳,并把閱讀所得整理成讀書筆記。七、板書設計: 海底兩萬里 凡爾納科幻小說 科學 幻想 小說物理學 潛水艇 人物 生物學 海底世界 情節化 學 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