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下語文名著導讀《海底兩萬里》教案(沈老師公開課教學設計).docx
海底兩萬里名著導讀教學設計教材解讀: 海底兩萬里 是凡爾納的代表作品之一,最能代表他豐富多彩的想象和縝密細膩的行文特色。小說中情節設置古怪離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語音生動有趣,既是藝術的語言,也是科學的語言,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別是那艘“鸚鵡螺”號潛艇,它誕生在真正的潛艇誕生之前,不僅讓讀者如癡如迷,事實上也給后來的工程師們在制造真正的實用潛艇時以有益的啟發。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它最具價值的意義,一方面是他利用自己的科學知識創造出了“潛水艇”“電燈”等事物,以博物學家的視角介紹了諸多新奇的事物,激發人們對科學追求的欲望。潛水艇的發明者西蒙萊克在他的自傳中的第一句話是“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氣球及深海探險家皮卡德、無線電的發明者馬克尼都一致認為凡爾納是啟發他們發明的人。另一方面在于凡爾納通過驚險刺激的情節向人們展示了海底世界的奇妙,引發人們對海洋的探索興趣。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上了初中之后開始接觸地理、生物、物理等學科,對科幻類的作品也比較感興趣。希望通過海底兩萬里的閱讀,激發他們繼續閱讀科幻作品以及嘗試創作科幻作品的興趣。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掌握跳讀方法,搜索有效信息2通過快速閱讀,了解文本內容3精讀片段,感知人物形象4激發學生閱讀科幻作品的熱情,開啟幻想之旅。教學重點、難點:1學會并運用閱讀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激發學生閱讀科幻作品的熱情,開啟幻想之旅。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興趣1866年,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阿羅納克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爾,以及一名捕鯨手內德蘭,受美國海軍部的邀請,參與清除“海怪”的活動。結果三人卻成為“怪物”俘虜。原來“海怪”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潛水艇。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艇長尼摩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他們便開始了海底兩萬里的環球旅行今天這節課,我和大家一起閱讀海里兩萬里,進行一次科學與幻想之旅。二、豐富多彩的海洋世界1、假如你在深海里航行,你會遇到哪些海洋生物?2、跳讀海底兩萬里第一部分第十四章,用筆圈畫出你所讀到的海洋生物3、出示胭脂魚、海鰻、白頭蝦虎魚圖片,請學生根據特征猜測名稱。三、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1、打開目錄,用筆圈出目錄中出現的海域2、請同學在地圖中指出航海的路線3、在不同海域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發生?4、跳讀第二部分第十六章思考:尼摩艇長帶領我們來到南極洲,在南極洲會遇到哪些困難和危險?尼摩船長用了怎樣的辦法?四、神秘莫測的人物精讀第二部分第十六章,看看大家是怎樣在大章魚面前化險為夷的,解讀尼摩船長的為人。阿羅納克斯教授評價:“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伸張正義的人,一個不折不扣的復仇天使。”若想深入了解他為何被稱為“復仇天使”請課下繼續閱讀。五、科學夢幻的精彩旅程1、出示“鸚鵡螺”號圖片,并講解: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艘核潛艇,請大家猜猜它的名字叫什么?出示核潛艇的大小、時速、動力系統等數據。2、快速閱讀第一部分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比較“鸚鵡螺”號的前世今生有哪些相似之處?3、出示資料并思考科學與幻想之間有怎樣的關系?潛水艇的發明者之一西蒙在自傳中的第一句話就是“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現代直升飛機發明者西科斯基的靈感源于年輕時讀了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云的開船,他經常引用凡爾納的話“一個人可以想象任何東西,另一個人可以使之變成現實”。1914年,威爾斯出版了一本名為世界釋放的科幻小說。該小說想象1933年出現“人造”原子能,接下來發生一場災難性的世界大戰,最后出現一個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學家齊拉特于1932年閱讀了這部小說,該書啟發他于1933年解決了核鍵式反應出現的一個問題,也啟發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起了在國際上控制軍備、和平利用核能的運動。4、總結科幻小說的特點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象。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六、總結:美國評論家哈桑曾說過:“科幻小說最好的方面是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課下繼續閱讀海底兩萬里,被科學與幻想不斷撞擊自己的精神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