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級上冊音樂第4課《詠鵝》教學設計.doc
叮當文庫 www.huoxuba.com詠鵝教學設計課 時:一課時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碰鐘、木魚課題 詠鵝單元第4課學科音樂年級1教材分析本課內容從動物人手,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中動物的形象。詠鵝這首歌既能讓學生了解鵝的形象又是學生熟悉的古詩,還能從中了解反復跳躍記號、碰鐘、木魚等,讓學生從音樂的角度去感受其中的美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其中的美。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活潑可愛,具有好動、愛唱、喜歡表現自己等特點,對音樂課表現出了非常高的熱情。但學生年齡較小,專注力不夠,且對歌唱的方法等知識內容較缺乏,因此需要老師耐心地引導。在課堂中保護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時肯定學生的表現,設計好課堂的每-個環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每一一個音 樂活動中來,多引導學生正確歌唱姿勢與科學的發聲方法,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叮當文庫www.huoxuba.com教學目標1. 能夠用親切、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詠鵝并初步了解歌曲中的反復跳躍記號。2. 能通過聆聽與實踐認識木魚、碰鐘,學會并探索演奏方法,記住其音色特點并能用自己編創的節奏為歌曲伴奏。3.能從音樂中感受鵝優美的形象以及詩歌的魅力并激發了解此類歌曲的積極性。重點能夠用親切、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詠鵝難點用圖形譜感受歌曲中的相似樂句并能正確演唱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教學組織師生問好叮當文庫www.huoxuba.com二、教學過程(一)導入1.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首歌曲,請同學們仔細聽聽這首歌的歌詞你熟悉嗎?(教師播放音樂)2. 師:對了,這首歌曲就是由唐代詩人駱賓王的詩詠鵝譜寫而成。請同學們一起將這首古詩朗誦一遍(出示課題詠鵝,教師板書課題叮當文庫www.huoxuba.com(二)聽師:(評價學生的朗誦)這首古詩它真的適合同學們這樣的朗誦嗎?讓我們再次聆聽歌曲,感受歌曲與古詩中展現的鵝是怎樣的形象。(再次播放歌曲,引導學生說出古詩與歌曲描寫的是鵝優美的形象)2.師:那現在請同學們聽聽老師的朗誦,看看老師的朗誦和同學們的有什么不一樣?(老師出示朗誦節奏并有節奏的朗誦歌詞做動作,引導學生說出朗誦的力度與節奏不同)3.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學一學(引導學生學習歌曲的節奏、力度表現以及相應律動)4.師:老師還有另外一種朗誦方式,請同學們再聽聽和剛才的又有什么不同?(課件展示兩種朗誦節奏,引導學生邊聽邊觀察兩種方式節奏的不同)5.師:那現在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試試這種節奏的朗誦。(引導學生按節奏朗誦并加入剛剛的動作,熟悉歌曲中節奏的變化)6.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再聽聽這首歌。在聽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注意,這首歌曲中,你聽見古詩出現了幾次?(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并關注學生的聆聽習慣)7.師:為什么歌譜中只顯示了兩遍古詩而我們卻能聽見四次呢?(引出,反復跳躍記號并板書講解)1.學生聆聽并思考歌詞是哪首古詩,初步感受音樂2.回答問題并朗誦詠鵝1.聆聽歌曲思考問題,回答歌曲的情緒2.感受老師的朗誦,體會不同3.跟老師學習動作以及朗誦的節奏力度,盡量表現鵝優美的感覺4.5.對比并學習兩種朗誦的力度、情緒的變化等.5.聆聽歌曲注意歌曲中的反復6.知道歌曲中的反復跳躍記號,知道歌曲的演唱順序立即引入本堂課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既能夠較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又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感受本堂課的音樂2.熟悉歌詞內容1.讓學生再次感受音樂,感受樂曲所要表達的形象,加深對音樂的印象,為演唱做鋪墊。2.3.提前熟悉歌曲的節奏并了解歌曲應當用怎樣的力度進行演唱4.5.熟悉歌曲的節奏變化以及情緒變化,知道用聲音應當怎樣表現這樣的變化,為歌唱做鋪墊6.7.熟悉歌曲的演唱順序,引出歌曲中的反復跳躍記號,為學唱歌曲做鋪墊(3) 唱1.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著音樂一起輕聲學唱,感受歌曲的旋律在什么地方發生了變化?(引導學生感受旋律的變化,導出歌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表現鵝在水中“悠閑自在”的樣子第三部分表現的是鵝“引吭高歌”的形象并板書)3.跟琴學唱,根據學生的演唱進行糾正(唱前提示這一部分演唱的力度要弱點,優美一點。用圖形譜的方法處理兩遍的結尾以及用動作處理“天歌”的歌唱位置)3. 完整跟琴演唱第一部分4.聽老師唱第二部分,說一說第二部分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力度和情緒演唱? (力度稍強、情緒稍激動)5.跟琴學唱(根據學生的演唱進行糾正,注意歌唱的高位置與情緒的變化。用圖形譜的方式解決結束句的不同,注意旋律要展開)6.跟琴完整演唱第二部分7.完整演唱歌曲跟琴完整唱聽音頻伴奏默唱(提示學生表情)跟音頻伴奏唱(引導學生加入動作)跟音樂輕聲學唱,感受歌曲旋律發生的變化2.3.按要求進行學唱,知道“天歌”兩個字應當怎么演唱,能準確區分兩個結束句4.感受老師的范唱,區分力度、情緒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5.6.按要求進行學唱,區分兩句結束句7.跟琴和伴奏進行練唱,加深對歌曲旋律的印象培養學生聆聽習慣,感受歌曲中發生的變化,為歌曲的演唱處理做鋪墊重難點處理,對學生易錯、難唱部分進行深入學習4.感受歌曲中的變化,為第二部分情緒的激動做心理鋪墊5.重難點處理,歌曲難點方法:教學,處理好歌曲,使學生在演唱中能更好地表達歌曲情感7.多遍演唱進行對歌曲的練唱,進一步熟悉歌曲(四)延1.師:同學們唱的真不錯,從你們的歌聲里老師真的能感受到大白鵝悠閑自 在與引士吭高歌的形象。但是老師還想讓伴奏的音樂更豐富一些,所以我帶來了兩個樂器,你們認識嗎?(木魚、碰鐘的認識,辨別音色特點并學會演奏方法)2.師:接下來老師要請同學們將它們融入到歌曲中,請同學們幫老師想想,它們各自放在那里比較合適呢?叮當文庫www.dingdangwenku.c(引導學生回答并跟伴奏進行演奏)3.邀請學生為歌曲伴奏并演唱歌曲1.認識碰鐘與木魚,了解兩種樂器的演奏方法及音色特點2.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3.進行編創表演1.認識打擊樂器碰鐘與木魚,了解演奏方法與音色特點,為自主編創與表演做鋪墊2.3.引導學生編創演奏方式,并進行表演三:課堂小結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今天的這節課同學們不僅學會了詠鵝這首歌曲,還從音樂的角度去感受了古詩詞美。為古詩詞譜寫上旋律使它變成一首歌曲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春曉憫農游子吟等等,同學們課后可以自已再去學習了解更多這樣的音樂。四:課后反思本堂課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配合度也較好,重難點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有效解決歌唱中的問題,學生在最后的完成度上也表現較好。但學生年齡較小,比較好動,課堂中的活動部分還不夠,沒能讓學生盡情的活動起來,拓展部分由于打擊樂器的缺少,沒能讓學生都參加到課堂活動中,也是一件較遺憾的事。叮當文庫www.dingdangwenk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