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六上語文6《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李老師作品).docx
6.狼牙山五壯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按事情發展順序,學會概括小標題,簡要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2.體會課文既關注群體,又聚焦個體的寫法。探究“點”與“面”的描 寫,體會點面結合的好處,并且能在小練筆中運用。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體會課文既關注群體,又聚焦個體的寫法。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 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難點】 探究“點”與“面”的描寫,體會點面結合的好處,并且能在小練筆 中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第6課(齊讀課題)。請同學們回顧本篇 課文分為幾個部分,請用小標題呈現。 2.借助小標題,請概括一下本課的主要內容。(聽清楚了時間、人物、 事件,老師也有一個個概括,請讀)。 3.思考:課文分為五個部分,哪些部分詳寫?哪些略寫?(請你,并板 書),詳略結合有什么好處? 4.是的,詳略結合讓文章結構更加嚴謹,突出了“五壯士”的英雄氣概。 二、讀文感知,整體把握。 1.請看任務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2自然段,注意讀準生字、生詞, 用括號括出五位戰士痛擊敵人的句子,圈出描寫五位戰士的神態、動作 的詞語。(讀完了嗎?誰來匯報一下,你找到哪些句子、詞語?) 2.這些句子描寫的什么?人物個體,像這樣聚焦個體,描寫每一個人就 是場面描寫中的“點”。請在剛才的句子旁邊做好批注“點”。 3.除了上面的句子,第2自然段還有這兩句話(請讀),這兩句寫的什 么?對了,這兩句話描寫的是團隊戰斗的群體場面,描寫的是整體,就 是場面描寫中的“面”。請在這兩句旁邊批注“面”。 4.像這樣,既有聚焦個體的“點”,又有關注整體的面,就是場面描寫 中的“點面結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看課后最后一題。(誰來說一 說) 三、再讀課文,探究體悟 1.任務二:小組合作,默讀39自然段,找出點面結合的地方,用 括號括出寫“點”的句子,圈出動作、神態、語言描寫的詞。 2.誰來匯報; (1)“斬釘截鐵”體悟(2)感悟“石頭像雹子一樣” (3)“用盡”(4)跳崖 3.我們發現這些“點”都在描寫?聚焦個體,通過哪些人物描寫的方法? 刻畫了馬寶玉怎樣的人物形象?英勇無畏、當機立斷 4.任務三:對比第2自然段的“點”描寫與39自然段的“點”描寫 有何異同?填寫表格。(匯報:相同,不同?) 5.任務四:再次默讀第39段,用波浪線畫出描寫“面”的句子。 匯報。 四、深化感悟,英雄氣概 1.課文明明寫五位戰士,為什么變成了五位“壯士”? 2.他們是怎樣的五壯士?英勇無畏、視死如歸、嫉惡如仇 3.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選擇英勇跳崖時,山谷中響起了(PPT,請讀) 4.“這聲音”指的是? 5.課文就是運用聚焦個體,關注整體的點面結合手法,刻畫了五位“英 勇無畏、視死如歸、嫉惡如仇”的英雄形象。 6.請看任務五:小練筆:觀察群體,再觀察兩三個個體,抓住個體的動 作、語言、神態等描寫“點”,“面”用于描寫背景、場面(時間、地 點、現場氛圍),抓住總體描寫,按照由“面”到“點”的順序。 五板書設計: 6.狼牙山五壯士 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一(英勇殲敵)一跳下懸崖 (略)(詳)(略)(詳)(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