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教學教學要點、課時及建議
第四單元單元教學初探一、單元內容總述1.本單元主題: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給我們很多啟迪,閱讀它們,感悟它們,能讓我們 人生道路上足跡更踏實,步伐更穩健。平凡的人物卻有著非比尋常的美德精神。本組教材就是圍繞“高尚品格”這一專題寫的。 本單元選編的4篇課文故事三首、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人民服務、金色的魚鉤,從不同角度闡明了人生的哲理。2.本單元重點:(1)閱讀時,關注神態、言行的描寫,體會人物品質。故事三首通過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現了堅勁頑強、光明磊落的優良品質。十六年前的回憶充分表現了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為人民服務一文中,毛主席贊揚張思德那種為人民而生、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產主義精神。金色的魚鉤中表現出來的真情實感,使讀者不得不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紅軍老戰士而感動。(2)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習作時,選擇適合的方式進行表達。教學中要抓住這一重點,引導學生深入字里行間,提煉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并結合課堂練筆進行及時地運用,為后面的習作積累寫作方法。內容教學要點課時教學建議10.古詩三首古詩三首通過朗讀并結合插圖、借助注釋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竹石。還需了解三首古詩中表達的詩人志向,學習“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21.引導學生了解古詩,思考景物,發揮自主學習的意識去挖掘詩歌中的意味,增強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2.從不同的詩歌意向分析不同的精神品質,從而引出“托物言志”。11.十六年前的回憶本文是李大釗同志的女兒李星華寫的一篇回憶錄,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被害后的順序來敘述的。全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使整篇文章顯得緊湊。21.借用毛詩詠梅贊頌頑強不屈的精神,從而引出文中主角李大釗同志。2.引導學生品析課文,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并作相關的習作指導。12.為人民服務本文毛澤東寫的一篇議論文,學習議論文主要表達方式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能舉出“引用、對比、舉例”的論證方法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在深入讀文、理解的基礎上,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21.以圖片導入,創設出那些默默為人民服務的人默默奉獻的氛圍,學生初步感受情感,激發學習興趣。2. 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詞語,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13.金色的魚鉤本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了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長接受并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犧牲了自己的事,表現了紅軍戰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11. 在讀中體會,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在小組互助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2. 自由朗讀、體會情感,再次通過文字描述體會老班長的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革命熱情讓情感教育深入學生心中。口語交際:即興發言本節口語交際掌握即興發言的基本技巧。學會運用即興發言的技巧,提前打腹稿,快速組織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語言、語文素養,注意說話的場合和對象,增強對漢語的興趣和認同感。11. 通過欣賞視頻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即興演講的魅力所在。同時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交流平臺”賞析優秀文選的開頭與結尾,并分析這樣寫的好處,直接指導習作。“詞句段運用”通過詩句,說說事物在古詩中被賦予的品格和志向,再次感受“托物言志”的寫法。讀人物外貌描寫的句子,感受它的作用。“日積月累”積累名言警句。21. 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在交流中探討開頭、結尾的好處,教師進行方法總結。2. 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受“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和名言警句的意思和用法。習作:心愿以課文和交流平臺為載體,能用流利、通順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愿望。選擇合適的材料,展開想象,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自由寫作,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能夠讓學生說真話、寫真話,表達自己最希望實現的愿望。21.用談論交流法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寫作興趣,搜索寫作素材。2.結合習作例文,指導學生領悟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并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