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教案
課題魯濱遜漂流記(節選) 課型精讀課文 授課時間2課時 教學目標1. 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懼、凄、寞”等14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航海、荒島、流落、潮水”等詞語。2. 默讀梗概,能用小標題梳理出魯濱遜流落荒島后遇到的事情。3. 默讀節選片段,了解主要內容,體會人物心態變化,感知人物形象。4.聯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煩惱,學會從正反兩面分析問題,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教學重點1.默讀梗概,能用小標題梳理出魯濱遜流落荒島后遇到的事情。2.默讀節選片段,了解主要內容,默讀節選片段,了解主要內容,感悟魯濱遜面對厄運時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培養在逆境面前勇敢戰勝困難的大無畏精神。教學難點默讀節選片段,了解主要內容,體會人物心態變化,感知人物形象。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懼、凄、寞”等14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航海、荒島、流落、潮水航海、荒島、流落、潮水”等詞語。2.默讀梗概,能用小標題梳理出魯濱遜流落荒島后遇到的事情。教具準備課件:名著魯濱遜漂流記簡介、作者簡介、詞語解釋、課文插圖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5 )分鐘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1.【出示2、3插圖】仔細觀察圖中人物,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自由說,如,衣衫襤褸,身體強健,置身荒島,表情堅毅樂觀等。)他就是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板書課題)2.齊讀課題。今天,我們就和作家笛福一起,走進荒島,去認識一下這位獨自置身荒島生活28年的魯濱遜?!境鍪菊n件4、5、6】3.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18世紀,歐洲最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我們應該讀讀這部小說。它出自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之筆(板書: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并沒有作出什么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跡。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完全是個新人,成了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說一經發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有人把它拍成了電影,有人把它編成連環畫,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小說之一。那么,魯濱遜究竟是怎樣在荒島上獨自生存28年的呢?讓我們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以課文插圖的人物導入,讓學生仔細觀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激發學習興趣。簡介作家和作品寫作背景,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梗概的興趣新課教學(33 )分鐘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出示課件7】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1)大聲流利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自學生字新詞。(3)讀梗概,理清思路,梳理出魯濱遜流落荒島后發生了哪些事情?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3. 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相機指導。【出示課件8】(1)出示詞語,讀一讀。畏懼、 凄涼、 寂寞、宴會、缺乏、書籍、聊以自慰、柵欄、控制、貸方、襲擊、傾覆、稍稍【出示課件9】(2)詞語解釋。畏懼:害怕、恐懼,不敢面對。凄涼:寂寞冷落;凄慘(多用來形容環境或景物)。寂寞:冷清孤單;清靜。靜寂無聲。聊以自慰:聊,姑且。 姑且用來安慰自己。貸方:一個賬戶的右方,即付方,與借方相對,課文中是與壞處一致,與好處相對。傾覆:顛覆,覆滅;倒塌,翻倒;傾軋陷害。稍稍:逐漸;漸漸。三、再讀感知,理清脈絡【出示課件10】1.學生快速默讀梗概部分,了解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內容,并練習說說這部小說的大概內容。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遇難荒島的魯濱遜與自然斗爭,以頑強的意志生存了下來,還收留了一個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把他訓成了忠實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變船只的船長,回到英國。2.結合學生概括,相機引導學生說簡潔,說完整。可以這樣引導:(1)從“梗概”中,我們看出小說的重點部分是什么?(2)默讀“梗概”,把魯濱遜所遇到的困難及解決的辦法的語句做上記號。(3)嘗試著把重點部分展開來,再講一講小說的大意。3交流這部小說的大意?!境鍪菊n件11】4.再次默讀梗概,概括一下魯濱遜在荒島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1)住用木頭和船帆搭了一個簡易的帳蓬(2)吃打獵、捕魚,畜養山羊,種糧食。(3)安全防御。(4)孤獨救助“星期五”?!境鍪菊n件12】5. 小組交流: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哪幾件事?嘗試給每件事加一個小標題。流落荒島6.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交流的結果,其他同學做補充?!境鍪菊n件13】7.教師總結。流落荒島搭蓋住所馴養野羊播種糧食救星期五奪船回國(板書) 鼓勵學生多種方法識記生字、理解詞語,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提高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愛寫字、主動理解詞語的興趣,教會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和理解詞語的方法,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此環節的設計是教師幫助學生找到梳理結構的方法,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組織材料的方法。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通過默讀梗概來概括主要內容,列出小標題,提高孩子們的概括能力。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2 )分鐘四、課堂總結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并跟隨作者笛福一道來到了荒島,認識了一位有著頑強生命力的魯濱遜,了解了他28年來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在島上他還發生了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呢?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我們下節課再繼續走近他!下課后同學們也可以閱讀這本書,更加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設下疑問,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閱讀積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愛好。板書魯濱遜漂流記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流落荒島搭蓋住所馴養野羊播種糧食救星期五奪船回國課堂作業新設計一、從下面幾組字中,選擇合適的字填在括號里。( )(妻凄)涼( )(宰寄)殺( )(叛判)亂( )(荒蕪)島二、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量詞。一()帳篷一()輪船一()海風一()圍巾一()山羊一()荒島一()破帆一()火柴一()星星一()火光一()拖鞋一()墻壁三、圈出每組詞語中的一個別字,把對的寫在后面的括號里。1寒風呼嘯 天崖海角 煎熬( )2忐忑不安 荒無人煙 賬子( )3煞費苦心 交盡腦汁 遭遇( )4自做自受 洶涌澎湃 倒霉( )四、用“續”組成詞語,填入下面句子中,使之合適。1魯濱遜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東西,( )搬到岸上。2陰雨連綿的壞天氣( )了半個月,叫人實在難受。3最近,我( )看了幾場足球賽。4我們雖然在市運動會上取得了冠軍,但是還要( )努力,爭取在省賽中沖入前三名。【答案】一、凄涼 宰殺 叛亂 荒島二、一(頂)帳篷 一(艘)輪船 一(陣)海風 一(條)圍巾 一(只)山羊 一(座)荒島 一(張)破帆 一(盒)火柴 一(顆)星星 一(束)火光 一(雙)拖鞋 一(面)墻壁三、1涯 2.帳 3.絞 4.作四、1陸續 2.持續 3.連續 4.繼續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默讀節選片段,了解主要內容,體會人物心態變化,感知人物形象。2.聯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煩惱,學會從正反兩面分析問題,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并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具準備 課件、課文插圖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5)分鐘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聽寫詞語。畏懼、 凄涼、 寂寞、宴會、缺乏、書籍、聊以自慰、柵欄、控制、貸方、襲擊、傾覆、稍2.板書課題,回顧課文主要內容上節課我們用小標題梳理出魯濱遜流落荒島后的故事?;貞洸⒒ハ嗾f說:魯濱遜流落荒島后都發生了哪些事? 檢查默寫和回顧情節環節的設計,既為了與上節課做好銜接,又讓學生重溫魯濱遜荒島生活,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新課教學(33)分鐘二、默讀精彩片段,感知人物形象【出示課件14】1瀏覽精彩片段,快速默讀,詳細說一說:魯濱遜克服了哪些困難?他的心態發生了什么變化?提示:用自己的話概括魯濱遜遇到了哪些困難,分別是如何克服困難的,揣摩魯濱遜在絕境中的心理活動過程,用理智戰勝失望,努力改善生活。(1)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并匯總。【出示課件15】遇到困難:1.生存:陷入荒島,與世隔絕2.生活:缺乏必備的工具和生活用品。3.生命意義:活下去的價值與意義。解決辦法:1.用刻痕記錄時間,進行記錄。2.節約現有的工具和用品、靠自身智慧來創造工具。3.分析目前處境,排列自己的幸與不幸。心態變化:苦悶失望-智慧應對-積極樂觀(板書:面臨困難:生存 生活 生命意義心態變化:苦悶失望-智慧應對-積極樂觀)【出示課件16】2.感悟精神光輝,感知人物形象。(1)28年的荒島生活,魯濱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他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魯濱遜精神”的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我”的幸與不幸結合整個片段內容,試著用“從中,我感受到魯濱遜是的人”來說一句話。(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這種精神。(出示“我”的幸與不幸。同桌間逐條對照互讀。男生讀“壞處”,女生讀“好處”;老師讀“壞處”,全體同學齊讀“好處”,并將其中的“你”改成“我”,形成對話朗讀。(3)結合整個片段內容,試著用“從中,我感受到魯濱遜是的人”來說一句話。(如,一個不屈服命運的人,面對命運棄他于孤島,能及時調整心態,努力改變不幸的命運;一個善于調整心態的人,他經歷了三次心態調整,逐步解決了生存、生活及如何獲得有意義的問題;一個不怕孤獨的人,他以貓狗為伴,以記日記來排遣寂寞,活得充實;一個以苦為樂的人,島上物質貧乏,生活條件艱苦,他仍不斷自我安慰,盡量改善生活;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面對不幸,他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熱情地投入到實在的生活中去。)(4)魯濱遜自己是怎樣認為的呢?我們來讀一讀他的話。【出示課件17、18】出示并齊讀:“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好處與壞處”讓魯濱遜有了活下去的勇氣。讓魯濱遜不再為自己的處境消極悲觀,而是以積極的態度去迎接挑戰并努力克服困難。小結:魯濱遜的這種做法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我們遇上不利環境的時候,就要像他一樣,直面現實,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增強跟困難作斗爭的信心。(板書:勇敢堅毅 樂觀積極 靠智慧解決困難)(3)除了魯濱遜的積極的生活態度很精彩,你還覺得什么地方很精彩?學生可能談到魯濱遜的語言,如: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這活兒,又有的是時間,有什么必要介意呢?學生也可能談到作者的寫作方式,如:把心里活動過程像商業簿一樣對照來寫,一目了然,清楚明白。小結:是啊,不少名著,人們之所以喜歡,是因為其中的一些語言常常給人們很好的啟示,給人們帶來精神力量,就像你剛才讀的這句,可以說它是給處于逆境中的絕望者的一劑良藥!不少的文章,之所以給人們很深的印象,就是因為在寫法上有獨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魯濱遜的思想活動列出來一樣。我們還能欣賞到很多這樣富于靈魂和力量的語言。三、聯系實際,拓展延伸【出示課件19】 1.聯系實際生活,在學習中或生活中,最近你遇到了什么困難和煩惱了嗎?能夠像魯濱遜一樣把壞處和好處列出來嗎?并說說這樣做對你是否有幫助?(啟發聯系實際談)2你想詳細了解魯濱遜嗎?可讀一讀原著。 自主學習探究,自己與文本對話,并能夠與作者對話,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為以后學習課文、閱讀名著打下基礎。這一環節是為了教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文章和體會作者情感而設計的,體會人物心態變化是理解文章的一個重要方法。此環節是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這一設計是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也是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能力。抓住關鍵句子來感知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心態變化,可以感受人物的語言特點,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此環節通過學生聯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煩惱,學會從正反兩面分析問題,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2)分鐘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出示課件20】1. 課文通過對魯濱孫漂流記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的摘錄,魯濱遜面對困難毫不畏懼,自己想辦法,利用周圍可以利用的一切,積極改善生存環境。這種生存的勇氣和經驗,對于處在生存、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的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啟示。我們應該抓緊在校學習的這一段黃金時光,強健我們的身體,鍛煉我們的意志,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技能,從而大大提升我們的生存能力和社會競爭能力。我相信今后我們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有辦法、有能力解決,因為我們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我們正在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出示課件21】2.作業(1)找到魯濱遜漂流記原著,讀一讀。 (2)聯系生活實際,將自己遇到的困難的好處和壞處列出來,并寫寫自己將如何去克服它。課堂總結使學生又一次回顧了課文中人物精神的閃光點,升華了感情,樹立了榜樣的力量。讀原著和分析困難的兩面性的布置是為了讓學生勤于積累,學習人物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提高語文素養。板書內容 魯濱遜漂流記面臨困難: 生存 生活 生命意義心態變化:苦悶失望-智慧應對-積極樂觀 勇敢堅毅 樂觀積極 靠智慧解決困難課堂作業新設計一、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聞所( )( ) 聊( )( )慰 與世( )( ) 知( )( )樂 鄭重( )( ) 用( )( )盡( )曬( )淋 ( )( )萬分二、按照課文填空。這些工具的( )使一切工作都進行得非常吃力。所以我差不多費了( )的工夫,才把我的小小的( )圍墻做完。那些木樁都很重,很不( )搬動,我費了很長的( ),才在樹林里把它們砍好削好。( )把它們搬回來,那就更費( )了。因此有時我差不多要費兩天的工夫把一根( )砍好,搬回來,第三天才把它打進泥土里面去。三、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他每天或是拿著槍,帶著狗到森林里去打獵,或到海邊去捕魚,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養起來。后來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魯濱遜從船上搬來的東西里,有一些麥子,他把它們撒在圍墻里,不久長出了嫩芽,后來結出了十幾個穗子。他用這點兒麥種反復種收,到了第四年,終于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1為了在荒島上生存下來,魯濱遜做了以下事情:(1) (2) (3) (4) 2魯濱遜做的這些事,解決了 問題。3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魯濱遜 。4文中“畜養”一詞的意思是( )A飼養 B指家養的獸類答案:一、未 聞 以 自 隔 絕 足 常 其 事 之 不 日 雨 恐 懼二、缺乏 一整年 木柵欄 容易 時間 至于 時間 木樁三、1(1)打獵(2)捕魚(3)畜養山羊(4)種糧食2吃喝 3是一個有堅強意志,聰明能干的人4 A教學反思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長篇小說,魯濱遜是書中的主人公,本課是該書的縮寫。魯濱遜因乘船遭遇暴風失事,漂流到荒島,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勝了種種困難,生活了二十多年。課文按魯濱遜歷險的時間順序記敘,寫了魯濱遜“遇險上島”“建房定居”“養牧種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國”。這些故事情節,處處緊扣“險”,塑造了一位不畏艱險、機智堅強、聰明能干的主人公。教學本課,要使學生感悟魯濱遜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從魯濱遜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要達到這一目標,關鍵在于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熟悉魯濱遜戰勝各種困難的經歷。因此,應讓學生反復讀課文重點部分,練習講述魯濱遜荒島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談談從魯濱遜的經歷中想到什么,從魯濱遜的身上學到什么。進而討論一下,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人們應該如何“學會生存”,學會競爭。本課亮點有二: 一、充分體現預習。新教育小學特別重視預習,我結合六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及本課篇幅過長的特點,把預習工作做扎實,把學生一看就會的東西放在課下完成,這樣騰出大量的時間去讀,去體會人物品質,去激發他們閱讀興趣,效果不錯。 二、把課上成共讀一本書的引領課。我校正在開展新教育試驗,而親子共讀一本書正是本次實驗的課題,魯濱遜漂流記也正是推薦的書籍,于是,我借此機會,把課直接上成引領課,達到激趣的目的。 不足:課后結合生活談體會時,問題設計得不好,學生不知從何談起。如果把問題改成“你過去遇到過哪些不幸或困難,你是怎么做的,學了本課,你以后再遇到類似問題,又會怎樣做呢?”這樣學生的導向性會更強,就不會冷場了。 備課素材【教材分析】 魯濱遜漂流記是歷險小說,魯濱遜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魯濱遜喜歡航海和冒險,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風暴失事,只有他一個人被大浪沖到一個荒無人煙的海島邊。魯濱遜在嚴酷的生活面前,歷盡艱難困苦,戰勝種種困難,不但供給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經營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島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國。小說情節生動,細節逼真,描寫細致,語言流暢,富于深刻的哲學和社會意義。本課是魯濱遜漂流記的梗概和片段,重點寫魯濱遜在島上艱難、驚險的經歷。魯濱遜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難,是關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難,是驚心動魄的,“難”中處處透著“險”。學習本課是要讓學生感悟魯濱遜面對厄運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并從魯濱遜在荒島上獨立生存的非凡經歷中悟出學會生存的道理?!咀髡呓榻B】丹尼爾笛福(16601731年),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的小說之父,英國小說之父和英國報紙之父等。笛福生于倫敦一個油燭商家庭,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商人。在從事商業的同時,他還從事政治活動,代表當時日益上升的資產階級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冊子,并因此被捕。笛福直到晚年才開始創作小說。寫魯濱遜漂流記時,他已59歲了。此后,他又創作了辛格頓船長杰克上校摩爾弗蘭德斯等小說,這些小說對英國及歐洲小說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影響以及作用。 其作品可讀性強。其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中,樂觀又勇敢的魯濱遜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斗的社會風氣?!九c課文相關的其他資料】【課文創作背景】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是以亞歷山大賽爾柯克在荒島上的真實經歷為原型的。據當時英國雜志報導:1704年4月,賽爾柯克在海上叛變,被船長遺棄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費爾南德斯群島中的一個叫馬薩捷爾的小島上。4年零4個月后被航海家發現而獲救。那時,賽爾柯克已忘記了人的語言,完全變成了一個野人。笛福受這件事的啟發,構思了魯濱遜的故事。但在小說的創作過程中,笛福從自己對時代的觀感和感受出發,以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和18世紀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魯濱遜這一形象。 【人物介紹】魯濱遜17世紀中葉,魯濱遜克魯索出生在英國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親的安排,依靠殷實的家產過一種平靜而優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闖蕩的魯濱遜卻當上了充滿驚險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濤洶涌、危機四伏的大海上。后來遭遇船難而流落荒島,英國流亡貴族魯濱遜在極度與世隔絕的情況下,運用水手時代訓練而來的地理方位標示、天象水文觀測、日移與潮汐變化登計法等與奧妙的自然搏斗,同時,記錄下自己的荒島生涯,并隨時等待時機逃離絕境。魯濱遜在自制的日歷星期五這一天,救下了野人星期五,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為祭祀的祭品帶到荒島上來的,無法再回到他的部族。隨著兩個人的朝夕相處,魯濱遜面對一個與自己不同種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變了自己,兩人發展成亦父亦友的情誼。這份友誼成為魯濱遜后來經歷20多年荒島生活的精神支柱。 星期五星期五是一個野人,有一次在沙灘上差點被另一個部落的野人吃掉,但魯濱遜最后救了他,正好當天是星期五,所以魯濱遜就給他命名為“星期五”。也由于他們之間的真摯友誼魯濱遜才得以存活下去,并回到了家鄉。星期五是一個樸素、忠誠的朋友和智慧的勇者,他知恩圖報,忠誠有責任心,適應能力強,他和魯濱遜合作著施展不同的技能在島上度過了許多年,星期五的到來讓魯濱遜圓了歸家夢。星期五樂觀上進,很快就融入了文明人的生活?!咀髌酚绊憽孔髌酚绊戶敒I遜漂流記是笛福的代表作,它的價值首先在于成功地塑造了魯濱遜這個嶄新的人物形象。他是資產階級文學中最早的正面人物形象之一,以其堅強的意志、積極的進取精神壓倒了因循守舊、委靡不振的貴族人物。 魯濱遜漂流記共分3卷,第1卷于1719年4月出版,到8月即重印了4次。同年出版了第2卷。1720年出版了第3卷。讀者熟悉的是第一卷。到19世紀末,第1卷的不同版本已出版了近700版。 【作品評價】法國思想家盧梭:魯濱遜漂流記雖并非一本名著,但卻是對自然作了滿意的論述。 課后作業基礎積累大鞏固 1.看拼音,寫詞語。ch jng gng gi wi j( ) ( ) ( )jin lu j m ji yun( ) ( ) ( )y mn pn lun( ) ( )2.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寫在橫線上。(1)A.x Bch牲畜 畜養 畜產 (2)A.qun B.jun羊圈 圈養 圈地 (3)A.ch B.ch處境 用處 處理 3. 選詞填空。安慰 慰問(1)兒子的成功使母親飽受磨難的心得到了些許的( )。(2)每年的春節,政府都會去( )那些烈士的家屬。凄涼 凄慘(3)這部小說主人公的命運十分( ),令人潸然淚下。(4)遠行的游子置身于異國他鄉,一種( )之感油然而生。4閱讀選段,回答問題??偟膩碚f,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盡折磨的處境,( )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寬慰的東西。這場世界上苦難最深重的經歷告訴世人: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 (1)在選段中括號里填上關聯詞。(2)魯濱遜從不幸的處境中取得的經驗教訓是 。(3)畫“ ”的句子的意思是 閱讀能力大提升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魯濱遜漂流記(節選)1659年9月30日,我,可憐而不幸的魯濱遜克羅索,在一場可怕的大風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難,流落到這個荒涼的小島上。我且把此島稱之為“絕望島”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魚腹,我本人也九死一生。整整一天,我為自己凄涼的境遇悲痛欲絕,我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也沒有地方可逃,沒有獲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條,不是被野獸吞嚼,被野人飽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餓死。夜幕降臨,因怕被野獸吃掉,我睡在一棵樹上。雖然整夜下雨,我卻睡得很香。10月1日清晨醒來,只見那只大船隨漲潮已浮起,并沖到了離岸很近的地方。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風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來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這使我倍感悲傷。從10月1日至24日,我連日上船,把我所能搬動的東西通通搬下來,趁漲潮時用木排運上岸,這幾天雨水很多,有時也時停時續??磥?,這兒當前正是雨季。10月26日傍晚,我終于在一個山巖下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我畫了一個半圓形作為構筑住所的地點,并決定沿著這個半圓形安上兩層木樁。中間盤上纜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一個堅固的防御工事,像圍墻或堡壘之類的建筑物。(1)選段中共講了哪幾件事?(2)讀了本文魯濱遜在困難中的表現,聯系我們學習及生活過程中遇到的苦難,應該怎樣面對?思維創新大拓展6請向你的朋友推薦名著魯濱遜漂流記,并說說推薦的理由。答案:1.略 2(1)B A A (2)B B A (3)A B A 3(1)安慰 (2)慰問 (3)凄慘 (4)凄涼4(1)但是(2)在困境中,我們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并且從中找到一些東西來寬慰自己。(3)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對現實,從絕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從而得到內心的安慰,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信心。5(1)沉船遇難,“我”流落到荒島;“我”到沉船上搬運東西;“我”尋找地方,構筑住所。(2)理由一: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懂得了在遭遇困境時,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念,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要堅強地活下去。理由二:這部小說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魯濱遜這個人物。他敢于冒險,敢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島,也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