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 童年的水墨畫教學反思一
童年的水墨畫教學反思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包括了三首小詩,分別以 “溪邊”、“江上”、“林中”為題,表現(xiàn)了兒童極富情趣的生活,似一幅幅水墨畫般美麗。情趣是兒童詩的靈魂,是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寫照,是勾勒兒童內(nèi)心世界的圖畫,是詩人在充分了解兒童生活的基礎上精心尋來的神來之筆,也是兒童詩審美教育的閃光點。溪邊釣魚的孩子,那樣的快樂,靜靜的溪水映著愛美的柳樹,映著釣魚孩子的倒影,靜靜的釣魚竿,立著紅蜻蜓,我們仿佛覺得空氣都停止了流動,似乎大家都怕魚受驚,而魚上鉤的一剎那,這種靜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動了,人影碎了,魚躍人歡,寥寥幾句,勾勒出一個現(xiàn)代垂釣兒童的形象。江上戲水的孩子,那樣的調(diào)皮,一群孩子像鴨群一樣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潑我濺地嬉戲,就在這嬉戲中,一個孩子鉆入水中,不見了,突然一陣水花,他出現(xiàn)了,調(diào)皮地笑著,露出兩對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戲和一個孩子的特寫,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林中刻畫了拾蘑菇的情景,一場小雨過后,松樹清爽,小蘑菇露頭,采蘑菇的人的斗笠像蘑菇,讓人回憶起童年的生活情景。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孩子走到詩的境界中去,細細品味,輕輕咀嚼,充分領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動聽的樂聲中,教師讓學生在熟讀之后,選擇其中的一首細細品味,與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比如,“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鉆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是誰一聲歡叫把雨珠抖落,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使學生想象出了孩童在溪邊垂釣歡笑陣陣、在江中戲水玩鬧、在松林間采蘑菇的一個個生動畫面。“作者胸有意,入境始與親”,好的兒童詩,字字句句都蘊藏著作者的匠心,包含著作者濃烈的情感,我引導幫助孩子們在情感的帶動下,體會詩中的妙趣,走進詩的意境,真正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不僅突出課文“工具性”的特點,還應突出“人文性”的特點。尤其是兒童詩的教學,要給學生更多的個體感悟、交流溝通、放飛想象的空間。兒童詩的篇幅不長,語言精煉,留有許多空間可供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補充再現(xiàn)美的詩境,使詩的內(nèi)容更加充實。比如童年的水墨畫這組詩,啟發(fā)學生回顧童年:“詩里用優(yōu)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斷,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你也來試著用美麗的語言描繪下自己童年生活中的生動場景吧。”在悠揚動聽的音樂聲中,學生們閉眼想象、回憶,穿過時空隧道,一個個鮮活的畫面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變成了流暢的、富于個性的語言。正所謂“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我覺得詩歌教學運用此理論也非常有效。詩歌作為語言凝練,情感蘊含豐富的一種文體,沒有什么方法比情感朗讀更加有效地體味詩歌的味道,相比那些細細的分析來說,誦讀才是詩歌教學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