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3.17《它們的狀態會變化嗎》( 教案)
粵教版科學三上3.17它們的狀態會變化嗎教案課題它們的狀態會變化嗎單元三單元學科科學年級三年級學習目標1知道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改變狀態。 2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并歸納水的三態變化的科學道理。 3.激發學生對物質世界的興趣。 4.運用學到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重點通過觀察、實驗探究知道在一定的條件下物質的狀態會發生改變。難點通過實驗現象解釋物質狀態發生改變的原因。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同學們,當我們把水放到冰箱凍成冰塊的時候,會有什么發現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它們的狀態會變化嗎,從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它們的狀態會變化嗎學生思考,尋求答案。 通過設問,激發學生興趣,導入課題。講授新課(一)活動1:水結冰后的變化水是常見的液體,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冰。水和冰有什么不同?放置一段時間后,冰會發生什么變化?下面我們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實驗材料:水、塑料瓶和冰箱實驗過程:在塑料瓶中加入半瓶水,標記水位并蓋緊瓶蓋。將塑料瓶放入冰箱冷凍層中,待水結冰后,在進行觀察。 實驗要求:(1)觀察塑料瓶子結冰后,水位的變化 。(2)交流并發表自己發現,并解釋觀察到的現象。(3)在學生活動手冊上進行記錄。記錄: 放入前放入后現象塑料瓶的水半瓶大半瓶水位升高了結論結論:水變成冰,他的體積增大了。 討論:為什么不能把裝滿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的冷凍層?學生思考,然后回答。水在溫度降到一定程度是會由液態的水結成固態的冰,而且水結成冰后體積會增大,會把玻璃瓶漲碎。(二)活動2:水珠從哪里來水能從液體變成固體,它能從液體變成氣體嗎? 實驗材料:燒杯、水、器皿蓋實驗過程:往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標記水位,用培養皿蓋著杯口,放在陽光下。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并解釋現象。 實驗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往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標記水位,用培養皿蓋著杯口,放在陽光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實驗,并解釋觀察到現象。在學生活動手冊上進行記錄。記錄:陽光下曬時間現象水30分鐘培養皿蓋上有水珠結論結論:在溫度升高到一定的情況下,液體會變成氣體。培養皿蓋上的水珠是從哪里來的呢?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有液體變成氣體,遇見培養皿蓋變涼由氣體右變成了液體(水珠)。(三)活動3:觀察水的狀態變化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塊會融化,燒開水時壺嘴上方會冒“白氣”這些都是水的狀態變化的現象。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水改變狀態的例子嗎?水遇冷可以變成固體的冰。水加熱可以變成水蒸氣。 觀察生活中水的狀態變化現象,并嘗試做出解釋 。冬天早晨看到樹掛。現象:由于水蒸發變成了水蒸氣,水蒸氣遇見樹杈變冷形成冰花(樹掛)。拓展延伸: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水變化的實例?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夏末,草葉上形成“露珠”; 深秋,樹葉上形成“霜” 等等。學生分小組活動,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得出結論。 學生親自實驗,觀察實驗的現象,解釋其中的原因,找出問題的結論 。思考、討論、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了解液體變成固體的現象。在實驗中讓學生明白水的液態氣態和固態的變化。課堂練習一、判斷。1. 在陽光下,水可以變成水蒸氣。 ( )2. 燒開水時壺嘴上方會冒“白氣”這是水的狀態變化的現象。 ( )二、選擇。下列措施中使水蒸發減慢的是()A.用掃帚把地面的水向周圍掃開B.用塑料袋包裝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C.把濕衣服展開晾在通風向陽處D.夏天,人們使用電風扇吹風 課堂鞏固練習,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練習習慣,不斷鞏固所學。作業布置解釋一下,冬天窗花上的冰花是怎么回事?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水能變成氣態、液態和固態。思考小結內容,鞏固學習知識。總結課堂內容,使學生加深理解。板書3.17.它們的狀態會變化嗎水蒸氣 降溫 水升溫水 (降溫) 冰(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