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3 解決問題 教案
解決問題。(教材第53、第54頁)1.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促使學生理解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難點:結合具體問題,理解混合運算計算順序的合理性。課件。師: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問題不是靠一步計算就能解決的,所以混合運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1.教學例4。師:看看面包師傅遇到了什么問題?你知道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53頁例4)生:知道一共要烤90個面包,已經烤了36個,剩下的每次烤9個,還需要烤多少次?師:你有辦法幫面包師傅解決問題嗎?生1:我們可以先計算還剩多少個沒烤,90-36=54(個),把剩下的54個,每次烤9個,54里面有幾個9就是需要烤多少次,549=6(次)。生2:我可以把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綜合算式:(90-36)9。師:用綜合算式計算的時候為什么要加小括號呢?生:因為我們要先計算還剩下多少個沒有烤,就必須要先算減法,那就要加小括號,否則就要先算除法了。師:說得很有道理,老師可以教大家畫圖來幫助我們分析理解題意,請看:(邊畫圖邊講解分析)師:該怎樣思考用多個步驟解決的問題呢?生:如果一個問題需要多個步驟才能解決,要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能正確解答。2.教學“做一做”。師:你能自己解答下面的問題嗎?可以在小組里交流討論。(課件出示:教材第54頁“做一做”)學生嘗試自己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結果告訴大家?學生可能會說:可以先計算第一組買9個花多少錢,93=27(元);再計算第二組買6個花多少錢,63=18(元),這樣就可以算出第一組比第二組多花多少錢,27-18=9(元)。列成綜合算式:93-63=9(元)。可以先計算第一組比第二組多買幾個,9-6=3(個);每個3元,就是33=9(元)。列成綜合算式:(9-6)3=9(元)。(如果以上兩種解法學生沒有答出來,教師可以介紹給學生,但是第一種解答方法不要求所有學生掌握)【設計意圖:把抽象的運算順序與具體情境相結合,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突破教學重難點】師:同學們,今天的內容你們學會了嗎?在較好地掌握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行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運算順序,又能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但是在具體的計算過程中,因粗心等原因會導致結果不正確,因此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A類小朋友舉行隊列操比賽,原來是每行9人,站了4行;老師覺得隊列有點長,就想改為6行,現在每行站幾個小朋友?(考查知識點:混合運算;能力要求: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B類找規律填空。(考查知識點:混合運算;能力要求:能發現規律正確地進行混合計算并解決問題)課堂作業新設計A類:946=6(個)B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