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稅率一課時 教案
稅率教材第10頁。1. 經歷了解稅收的意義,解決有關“稅率”實際問題的過程。2. 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3. 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依法納稅的意識。重點:理解稅率與分數、百分數的含義。難點:解決有關“稅率”的實際問題。課件。師: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說過納稅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納稅的問題。師: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因此,每個公民都有納稅的義務。你都知道哪些稅收的種類?生1:我知道有個人所得稅。生2:我知道有營業稅、增值稅。生3:我還知道有消費稅、印花稅。師:請同學們大膽地猜一猜,你覺得稅款的多少可能與哪些條件有關呢?先跟小組同學討論一下。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師:請一個小組派代表把你們討論的結果匯報一下。學生可能會說:不同種類的稅,征收的標準一定不一樣,我們課前調查過了,也就是不同稅種的稅率是不同的,所以稅款的多少與稅率有關。稅款的多少除了與稅率有關,還應該跟收入的多少有關。講解: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額)的比率叫做稅率。師:跟同桌討論一下應納稅額、稅率和相應的收入這三種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同桌進行討論;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組織交流匯報,小結:稅率=應納稅額收入 應納稅額=收入稅率收入=應納稅額稅率師:明確這些術語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之后,你能解決下面的問題嗎?(課件出示:教材第10頁例3)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師: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呢?生:已知“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意思就是營業稅是營業額的5%,求營業稅是多少萬元,就是計算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305%=1.5(萬元)。(對于解答正確的學生給予適當表揚和鼓勵,重點引導學生說清解題思路)【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大膽猜測與稅款多少有關的條件,探討應納稅額、稅率和收入之間的數量關系,為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做好鋪墊】師: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這些知識在生活中對我們有什么幫助?【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進行反思回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回憶,同時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的道理,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稅率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額)的比率叫做稅率。稅率=應納稅額收入應納稅額=收入稅率收入=應納稅額稅A類風華商場9月份按規定繳納了1.85萬元的營業稅,他們納稅的稅率是5%,這個商場9月份的營業額是多少萬元?(考查知識點:稅率;能力要求: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B類一個城市中的飯店除了要按營業額的5%繳納營業稅以外,還要按營業稅的7%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如果一個飯店平均每個月的營業額是14萬元,那么每年應交這兩種稅共多少元? (考查知識點:稅率;能力要求: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課堂作業新設計A類:1.855%=37(萬元)B類:145%=0.7(萬元)0.77%+0.7=0.749(萬元)0.74912=8.988(萬元)教材習題第10頁“做一做”(5000-3500)3%=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