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 數的順序 比較大小 第二課時 教案
數的大小的比較教材第42頁的內容和練習九第3題。1.利用前面所學知識,主動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2.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算能力。3.激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1.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一”與“十”及“十”與“百”之間的關系。2.掌握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大小。計數器、數位表、小棒、掛圖。1.按規律填數。2.照樣子寫出相鄰的數。3738394970993.填空。(1)從()到()是一位數;從()到()是兩位數;100是()位數。(2)十位是3的兩位數有()個。(3)比69多1的數是(),比69少1的數是()。(4)38里面有()個十和()個一。1.教學例5。(1)老師出示例5圖,請學生回答從圖中看到了什么。學生匯報、交流不同的比較方法。學生甲:根據小棒圖來比,只看整捆的左邊有4捆,右邊有3捆。所以42大于37。學生乙:根據數的順序來比,42在37后面,所以42大于37。學生丙:根據數的組成來比,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37由3個十和7個一組成,所以4237。老師引導:如果沒有這幅圖,怎么來比較這兩個兩位數的大小呢?能不能有一個比較方便的比較方法呢?(如果學生在匯報時能說出下列方法,老師不必設此問,只需幫助學生弄清思路,規范語言)學生丁:用計數器來比較大小。怎樣比就能很快知道哪個數大、哪個數小?(2)完成例5圖下面的題。小組合作,怎樣比就能很快知道哪個數大,哪個數小?23 25方法一:在數位順序表中23在25的前邊,所以2325。方法二:23和25的十位都是2,表示2個十,不能比較出誰大、誰小,再看個位,23的個位是3,25的個位是5,所以2325。(3)老師引導學生歸納比較兩個兩位數大小的一般方法。學生小結:比較兩位數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再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則這個兩位數就大。此外,上述概括的內容是比較兩位數大小的一般方法,應鼓勵學生有多種比較方法,并且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2.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說一說脫離開實物、小棒、計數器等物,自己是怎樣比較這幾組數的大小的。1.在里填上“”“”或“=”。51499010073376463677665562.第號車廂人最多,第號車廂人最少。 3.寫出5個大于70而小于85的數:、。 寫出小于100而大于40的個位是3的5個數:、。 把卡片正確地放在里。5898607938課堂作業新設計1. 2. 423. 71727374759383736353(答案不唯一)思維訓練3858607998教材習題教材第42頁“做一做”1. 2. =練習九3.大于60的數:6174858096小于60的數:382956482651數的大小比較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方法:(1)數位多的數大于數位少的數。(2)如果數位相同,就從高位比起,高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如果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下一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教材安排先讓學生利用實物(小棒)的多少比較相應數的大小,再利用計數器比較所表示數的大小,接著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較數的大小。這一過程體現了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特點,便于學生掌握比較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學生一般在本節課之前已經掌握了簡單直觀的比較大小的方法,但是還沒有上升到理論階段,所以將要學習的知識將是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一個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