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2.7 筆算除法 第七課時 教學反思
2.7 筆算除法 第七課時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有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總結計算規律,解決實際問題。本章內容建立在表內除乘法、表內除法、100以內減法和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之上,對整數除法的學習承上啟下,為后面多位數除法奠定知識和思維基礎。1、學生已有的與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相關聯的口算經驗有:表內除法,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這些口算是學生解答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將它靈活運用在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這樣一個新的情境中。由于本班學生之前的表內除法掌握不好,在口算教學完成之后,我發現部分學生在計算諸如20004,8004之類題目時得數“0”的個數出錯,究其原因,還是算理沒有理解。所以,不管是計算還是解決問題的教學,都重在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重在理解。2、加強估算的教學。估算對學生數感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我班學生對除法估算的學習掌握不好。去年冬季的期末檢測中,一些優生在除法的估算中都有丟分。因此,在本期除法口算教學中,我安排了比較多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學習交流,引導學生歸納除法估算與加、減、乘法估算的異同,探尋找被除數的近似數原則:一是接近被除數,二是結合除數便于口算。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估算的意義和作用,從而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3、筆算除法的教學中,豎式的寫法是一個難點,學生已有的經驗在此時已經不夠用了。筆算除法的第一堂課,盡管我很仔細地板書講解豎式除法的書寫過程,當時覺得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但是在后面學生的獨立練習中,我發現一些學生豎式出錯,他的商是正確的(因為被除數小,學生根據已有經驗能夠口算出商),但是過程卻是錯的。所以在教學當中,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解決除的順序和豎式的寫法上,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筆算除法的過程。讓他們自言自語、輕聲地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最后總結出每一步除的基本步驟:一商二乘三減。一商,指試商,二乘,是指將上面的商與除數相乘,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三減,是將被除數與積相減,所得的差就是本步的余數。記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經過反復練習,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列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多位數的除法。計算是數學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不容馬虎。現在數學的計算難度已經適當降低 ,我們在教學中更要注重算理的教學,不僅要學生會算,算得正確,還要知道算理,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