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01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說課稿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說課稿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一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闡述:一、說教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只是把第二個因數擴展到了兩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重點要解決的是乘的順序問題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問題,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筆算方法。為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筆算、多位數乘多位數的筆算打基礎。因此,本課是是本單元的重點,對今后進一步的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說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材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標準和尺度。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講教學目標應在基礎知識、能力培養、思想品質三方面進行明確。所以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引導學生經歷發現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全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2.培養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和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3.激發學生認真計算的熱情及善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三、說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的方法。教學難點: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問題四、學情分析: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還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根據他們的認知規律,我們不僅要設計貼近生活的情境進行教學,而且還要使他們感受到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是一種需要。因為課標上指出:小學中年級的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因此學習素材的選取與呈現以及學習活動的安排更應當關注數學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的應用應該是現實的、具體的問題解決,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而且學數學是有用的、必要的,從而愿意并且想學數學。五、說教法、學法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從中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因此,結合我校“學測評三元教學模式”,在本節課中,我創設了買圖書的生活情境,主要采用自學的教學方法,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在倡導新課改的今天,我們教師應該把目光轉移到學生身上來,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也就是我校“學測評三元教學模式”所主張的,先讓學生自學,發現不懂的問題后,同伴之間可以互相交流研討,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進行精講點撥,從而達成教學目標。心理學家表明:不經過學生個人親身探索和發現的過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變成學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在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課件中出示的媽媽領著女兒去書店買書,一套書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元?這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們很容易列出:2412的數學式子,那么接著讓學生自學,如何計算出得數。教材中,給出了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口算,一種是筆算,可以讓學生對比每種計算方法的優缺點,選擇你喜歡的計算方法,體現算法多樣化。與此同時,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的筆算方法。六、說教學流程依據“學測評三元教學模式”,本節課我安排了五個教學環節:第一環節:復習導入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兩種題型,口算訓練和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作為新知的鋪墊,這樣,由復習舊知識自然地過渡到本節課的新知識,為講授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乘法做好了知識上和心理上準備。第二環節:自主學習標準倡導自主探索的數學學習方式,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先自學教科書46頁例1。那么,在備這一環節的時候,我預測學生可能會出現第二部分的積書寫位置有爭議的現象。因此,在自學指導的設計上,我就注意了在這方面的指導,我的自學指導是這樣的:在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乘法時,第二部分的積在書寫時一定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同時,在學生匯報的時候,我再次進行精講強調。那么,這里我要說明的是學生如果喜歡用口算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先算2410=240,再算242=48,24048=288,學生可能會說用筆算不容易錯,教師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同時,再次強調筆算時要注意積的書寫問題。第三環節:自主練習有效的練習是鞏固新知最有效的途徑。在這一環節,我分為兩個層次。(1)嘗試訓練。放手讓學生嘗試做書上46頁的做一做,一共是4道題,題型和例1是一樣的,應該不會出現什么問題,那么,如果個別學生出現書寫問題的話,我會及時進行精講強調。(2)自主練習。通過剛才的嘗試訓練之后,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筆算也稍微熟練了一些,這時教師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幾道練習,再次得到鞏固提高的作用。然后也可以和學生探討,用豎式計算是不是比較簡便。第四環節:當堂檢測這是我校“學測評三元教學模式”的突出特點,學生在學完新知之后,他對所學新知到底掌握如何,這是一個檢驗測試環節,給每一個學生發一張當堂檢測卷,讓每個學生獨立完成,期間,不允許交流,不允許討論,就跟考試一樣。第五環節:總結評價當堂檢測之后,教師針對最先完成的學生的當堂檢測卷,教師可以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組內交流答案,由小組長代批或自批,統計正確率。然后,小組匯報完成情況,針對每一個小組反應的情況,教師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再次精講,起到一個強調的左右,最后學生談收獲,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可以是知識層面上的,也可以是情感層面上的,比如,我比以前勇敢了,我今天的語言表達有進步了,當然也可以發現同學的,如,我發現誰敢要舉手回答問題了等等,同時,也評價一下自己在這一節課的總體表現。七、說板書設計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組合部分。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兩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這樣的板書設計不僅簡潔而且美觀,而且體現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八、教學效果預測:本節課有兩個突出的兩點:第一,教學設計圍繞買圖書這一生活情境,從而引入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筆算乘法,在計算時注重體現算法多樣化,同時,也體現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第二,采用“學測評三元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重點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與人交流合作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可謂一舉多得。所以,我預測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氛圍濃烈,能夠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而且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能得到進一步提高。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懇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