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04 《0的除法》說課稿
0的除法說課稿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所說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內容。一、教材分析“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最后一部分內容。屬于“數與代數”的知識領域的數的計算。例6是其中“被除數哪一位上的數是0且前面沒有余數時要在商這一位上寫0”的情況。在這一例題之前,教材先安排了“基本的筆算除法”和“除法的驗算”內容。因此,在學習本例題之前,學生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算理、算法已經基本掌握,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礎。“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只是除法中的特殊情況,是除法計算法則的補充,也是這一單元的難點內容。關鍵是讓學生親歷“0占位”的思維過程,為以后四年級學習“除數是兩位數或多位數”的除法奠定基礎。二、學情分析從學生的知識水平看,他們已經學會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筆算除法,并會進行除法的驗算。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看,他們對于“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理解得不夠深入。教學中學生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所講述的例子模仿著進行計算,因此教學中要鼓勵孩子們大膽探索,在體驗學習中理解算理。三、教學目標1、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2、讓學生經歷主動探索的過程,理解算法,提高學生節約意識。3、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以及仔細、認真的計算態度。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在除的過程中要商0的情況即:被除數哪一位上的數是0且前面沒有余數時要在商這一位上寫0。)教學難點:理解算理,關鍵是0占位及簡便寫法的書寫格式。五、教學方法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為他們創設一個發展的空間。因此,本節課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基本上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復習引入法。2.自主探究法。讓學生通過親手嘗試計算,在對比中,理解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關鍵是理解0占位以及簡便算法的書寫格式。3.練習法。葉圣陶先生說:“凡是能力總要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所以學生在學習了“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之后,分別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他們真正理解消化。六、教具及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七、教學過程環節一、復習引入【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口算、筆算練習,既復習了舊知,喚醒了學生的知識經驗,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觀察例題圖,結合具體情景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信息和問題的能力。環節二、探究新知我在教學新知識這部分內容時主要分兩個層面進行。第一個層面是通過例題教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例題教學時分兩步進行,先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估算,確定商是三位數,比100大一些。估算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商中間的0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如果漏了商中間的0,那么商就不是三位數,就不比100大一些。在此基礎上先讓學生嘗試解決,給學生留夠足夠思考和自主嘗試時間,我在班內進行巡視指導,及時掌握學生探究的情況,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組織學生討論,當被除數十位上是03時,商的十位怎么寫。學生解決完問題以后繼續做。然后讓學生把兩種正確的情況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試著用豎式計算,學會豎式的一般寫法,讓學生感受到這樣列豎式計算很簡便,產生要學好這種方法的需要。學生在寫豎式時,好多采用原有寫法,但也有用簡便寫法。要鼓勵學生用簡便寫法,并逐步掌握這種寫法。學生分別說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有什么不一樣?重點說簡便算法,同桌討論商中間的0是怎么來的?不寫這個0行不行?學生充分的交流以后教師小結:根據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的上面,我除了三次所以商也得是三次,十位上的0必須寫,它起占位的作用。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充分感知“0作為被除數”的問題,發揮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通過共同探討,辯論質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間的協作,實現師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反饋。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學習興趣。最后在學生理解好算理以后學生完整的說計算過程。緊接著做兩道練習題。教師小結:在除的過程中遇到被除數中間有0,而且前面沒有余數,可以直接在這一位上商0,否則就得把0落下來繼續除。【設計意圖】:教師讓學生真正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通過問題“說一說十位或個位03?”不商零行不行,既能清楚的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并喚起學生的記憶,也給一部分知識比較豐富的同學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和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為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平臺。第二個層面是通過觀察、對比升華,歸納總結。引導學生用簡便算法,指名匯報說計算過程。觀察、對比并思考:今天我們學習的筆算除法和以前的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引出課題: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板書課題。“當被除數中間或末尾有0,而且前面沒有余數時 ,應該怎么辦”?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一個再現.【設計意圖】:不同的學生由于生活經驗的不同,呈現出來的計算方法也不同,在不同中,使學生發現了相同,在做數學中感知了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學生在活動中經歷了猜想、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經歷了由具體到抽象,由生活到數學的全過程,也是數學化的過程。環節三:鞏固新知,拓展應用練習是學生領悟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遵循有潛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了以下不同層次的練習:1.基本計算:目的鞏固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2.提升練習:通過改錯,找出出錯原因,防止計算出錯。3.解決問題:將除法應用到解決問題當中,鞏固商末尾有0的除法。【設計意圖】通過基本題、變式題、拓展題等題型的設計使學生鞏固新知、運用新知,又通過對練習中生成的問題的及時探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等能力,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儲備力量,使學生學有后勁。環節四:課堂總結,課外延伸引導學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來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歷程,暢談自己的收獲。從而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與自我評價能力。 總之,本節課力求做到: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探索中能夠提升學生的思考,練習中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能力得到提高、習慣得到培養。【設計意圖】:回顧本節課的知識,如果學生提出其他有意義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欲望。八、板書設計商中間有0的除法05=( ) 02=( ) 08=(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082=104 簡便寫法:當除到被除數十位不夠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寫0。這個0具有占位的作用。九、教學反思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有兩種情況:一是0除以一個不是零的數商0,這就要涉及到被除數是0的除法;二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數的某一位不夠商1要商0,用0來占位;所以本段內容我分為兩課時進行教學。這部分內容是第二單元的教學難點,學生在計算時極易出錯,而且在教師不厭其煩地糾正后學生還會出錯。如:408除以4,當被除數百位上的4除以4,商1,十位上的0除以4,學生就忘了商0,個位上的8除以4,商2,于是商就變成了兩位數。522除以4,當被除數個位上的2除以4,不夠商1,要商0,學生也忘寫,直接用22除以4而出錯。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對于商出現了漏寫0的情況常常是渾然不知。針對這一現象,我在教學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重視估算意識的培養。學生試商是一個難點,突破這一難點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在豎式計算前,我要求學生先估一估商是幾位數,再計算,這樣可以降低錯誤率;在解決問題時,培養學生對計算結果或問題答案進行估計。如:星光小學832名學生分4批去參觀天文館。平均每批有多少人?這道題學生可以把832看作800,得出平均每批大約有200人,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由學生之間的互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生試算8324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沒有在十位上的數不夠除的情況下商0占位,十位上漏寫了0,得出商是28;還有的學生直接把個位上的商寫在了十位上,個位上卻寫上0,得出商是280。多數學生在計算中得出商是208。對這三種結果,我沒有急于發表意見,而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學生: “你認為這三種結果,哪個正確呢?為什么?”大部分學生認為計算結果為“208”, 分辨的理由有三種解釋:(1)有的學生通過驗算的方法得出208是正確的。(2)有的學生從估計商的位數入手,得出商不可能是兩位數,所以208是正確的。(3)還有的學生結合做題前的估算結果,判斷208是正確的。這樣,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經驗,很快判斷出了孰是孰非。這時我讓算對的同學給大家講一講自己是怎樣算的,使全體同學同時感受到只有在十位上商0占位,才能得到準確的結果。有了自己的探索并且得出了正確的結論,學生心情很愉快。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