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01 《年、月、日》說課稿
年月日說課稿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年月日第一課時。下面我將結合我的課堂教學實踐分六個階段來完成說課:一是說教材,二是說學情,三是說教法學法,四是說教學準備,五是說教學過程,六是說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本單元的教學起點是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的相關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和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本單元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明確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方面知識的。而本課是讓學生借助觀察年歷來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相互關系,然后介紹大月、小月的知識和記憶方法。教材力求體現知識的呈現與生活實例相結合,融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為一體。課程標準對這部分教學要求的闡述是:“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同時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及能力水平,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1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有幾個大月,有幾個小月,記住每個月及全年的天數。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年歷卡,感受并記住每月天數。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會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愛學、樂學的興趣,養成珍惜時間的觀念。教學重點:初步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掌握區分大小月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說學生)三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等時間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之中,學生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創造性的想象過渡,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強,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三、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說教法學法)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采取“激導探放”的教學方式,創設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引起學生的質疑,采用觀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達到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抽象概括能力的目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我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四、教學準備(說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科書、年歷卡、課件 學生準備:學習卡五、教學流程(說教學流程)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分四個環節。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以趣入境可以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激發學習興趣,是萌發求知欲望的有利措施。我在導入時創設情境:(出示201x年的年歷卡)這是一張201x年的年歷,(教師在年歷上圈出自己的生日),老師剛才圈出的這個日子對老師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大家來猜一猜,你知道為什么嗎?你知道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嗎?能在自己的年歷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嗎?然后借機引出板書與課題。 環節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在導入的基礎上,我分兩個層次來進行教學。第一層:教學年月日之間的關系課標中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通過對教材的分析,要使學生找出每月天數的規律,學生可以通過對201x年歷的觀察來找出,并總結加深學生記憶。首先,我會給每一個人發一張年歷卡,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以下的問題:(1)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有什么相同嗎?(2)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3)根據以前學習的分類知識,你能把這些月份按照天數的不同分一分嗎?(4)二月份是多少天?通過這個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對年月日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樣形象直觀的教學,便于學生認識和理解年月日。然后做出小結:一年有12個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01x年的2月有28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為下節課學習平年、閏年作好了鋪墊。第二層:學會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明確:“想和12個月交朋友,首先要記住它們。你們有什么巧妙的辦法?”接著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想出辦法來。學生匯報后,我整理幾種識記方法,(左拳法、歌謠法、單雙數記憶法)幫助學生記憶,拓寬思路。為了讓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兩個活動,一是搶答,師說月份,生快速判斷是大月還是小月。二是看誰反應快,讓一組學生上臺,如果是大月男生蹲下;如果是小月,女生蹲下。 環節三:巧設練習,鞏固新知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我緊扣重點,力求既有層次,又有梯度;既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又考查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高。(一)基礎題第一關:我會填 1常用的時間單位除了時、分、秒外,還有( )、( )、( )。2。一年有( )個月,其中有( )個大月,分別是( )每月是( )天;有( )個小月,分別是( ),每月是( )天。3.三、四、五三個月共有( )天。4.小明的生日在八月的倒數第二天,他的生日是( )月( )日;爸爸的生日在11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第二關:判斷(教師口述判斷題,學生以搶答方式進行。)1.一年中有七個大月,五個小月。 ( ) 2.凡是單數的月份都是31天,雙數的月份都是30天。 ( )3.小紅說:“我爸爸4月31日才從北京開會回來。” ( )4.今天是5月30日,明天就是兒童節了。 ( )5.2008年11月有4個星期零2天。 ( )第三關:解決問題教材80頁第1小題和第2小題。(二)開放題你能編一句話,考考同學們,猜猜你的生日嗎?如:我的生日是在兒童節的前一天。環節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讓學生將本節課學習收獲和大家交流分享。(學生在回顧本節課知識的同時,感受時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并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懂得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同時,知識的拓展延伸以再現生活的形式展開,能把學生從數學課堂帶到廣闊的生活空間,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我設計了一項課后的實踐活動作業,即讓學生自主成立小組,收集年月日方面的知識和一些重大歷史事件,辦一份內容豐富、設計精美的手抄報。 六、板書設計(說板書設計)板書是課堂的“眼睛”,是教學的“靈魂”,為課堂教學起到導航的作用。因此,我設計了如下板書:從板書中,可以清晰看到本節課的知識點,重點及難點知識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七、說教學反思1、數學內容生活化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自身和現實生活,教學時,我把教學內容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置身于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上課時,師生先交流此時激動和高興的心情,再讓師生一起記住這難忘的時刻:2008年4月2日上午8時31分6秒。師問:這句話里有哪些表示時間單位?師:時、分、秒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表示較短的時間單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使學生感到,要學習的知識就在他們身邊,接著借助課件演示講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師再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使學生初步體會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接著讓學生說出課本中四幅有意義的日子發生在什么時間,這樣,再一次將“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思想在學生頭腦中明朗化。最后讓學生在猜迷語的愉悅的氣氛中,師生共同進入新課。2、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個課堂中,我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始終以“導”的姿態,讓學生富有興趣去觀察、探索、發現新知。即新知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歷,讓學生嘗試回答問題:一年中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問題,通過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接著在師生共同的游戲中引出二月這一特殊月份,教學時通過設計一張19882004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數,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教師再用課件上的算式說明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這樣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完成創新教學模式中的探究過程。3、留給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時空在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自由空間和時間,這樣教學、學生才會放飛思維,張揚個性,但是,在教學中,由于內容比較多,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所以后面判斷平年和閏年這個環節中講得比較快,加上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深化新知,導致有些學生吃而不消,這就是這節課留給我的遺憾。 以后在教學中,我必須認真反思,爭取在不斷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斷的挫折中,完善自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