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一 觀察物體(三) 第一課時 教案
從某個角度觀察多個物體教材第2頁的內容及練習一第1、 第2題。1. 通過推測和拼搭圖形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2. 通過思考,使學生能分析和分辨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的情況。3. 通過讓學生自己拼擺,得出結論,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及探求數學知識的興趣。重點:能根據從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圖形推測出小正方體的拼搭方式。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小正方體若干,投影儀等。同學們都玩過積木吧,老師給你們4個小正方體木塊,請你們擺出從正面看到的是下圖的圖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觀察物體(三)。1. 學生探究。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若干個小正方體。師:現在同學們每個小組都有若干個小正方體,請你們自主探究一下,怎樣拼搭立體圖形,才能從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個小組得出的方法最多。學生分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交流。2. 探究結果匯報。學生展示:師:還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嗎?學生思考,動手實驗。學生接著展示:大家在拼搭的過程中要多思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會發現不同的結論。【設計意圖:幾何知識的教學任務,最重要的是建立空間觀念。由實物抽象出圖形,是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學時先出示實物,讓學生親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狀,感知到從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從而認識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左面】3. 學生探究。師:如果再增加一個同樣的小正方體,也就是用5個同樣的小正方體,要保證從正面看的形狀不變,應該怎樣拼搭呢?下面就請各小組的同學用手中的小正方體進行拼搭,看哪個小組得出的結論最多。學生分小組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分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4. 匯報探究結果。小組分別匯報自己小組拼搭的圖形,如下圖所示:教師分別對各個小組所拼搭的圖形進行點評,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根據從一個角度觀察物體得到的平面圖形進行拼搭立體圖形,同學們都能積極地動手參與,積極地思考,找出了各種拼搭的方法。按照物體的平面圖形進行拼搭時,先根據平面圖形分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有幾層,要拼搭的立體圖形有幾排,再根據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正方體的個數。觀察物體(三)A類1. 一次最多能看見長方體的( )個面。2.從( )面看到的平面圖形是。3. 從正面觀察,所看到的平面圖形是( )。A. B. C. B類1. 用4個小正方體擺出從正面看到的是的立體圖形,你有幾種擺法?2. 要擺出從正面看到的是的立體圖形,至少需要多少個小正方體?課堂作業新設計A類:1. 3 2. 上 3. BB類: 1. 5種2. 4個。教材習題教材第3頁練習一1. 上正左2.(1)(答案不唯一)(2)(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