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教案
觀察物體”是“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在每一學段要求不同。第一學段是“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第二學段是“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第三學段是“正式學習投影和三視圖的知識”。本單元重在動手操作,教材設計了形式多樣的觀察和實踐活動,為學生展開空間想象提供了平臺;動手操作不能僅僅停留在“觀察”的層面上,要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推理驗證的過程,意在激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單元是觀察物體(三),前面已經學習了觀察物體(一)和觀察物體(二),因此學生對于觀察物體的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前面所學的知識重點在于觀察,而這一單元的知識側重于動手操作,只有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經歷觀察猜想推理驗證的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鍛煉,空間觀念才能得到發展。1. 準備好必要的教具和學具。由于本單元有大量的觀察和拼搭等活動,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套相應的學具。可以結合實際,指導學生自制學具。2. 注意讓學生真正地、充分地進行活動和交流。只有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才能真正經歷觀察猜想推理驗證的過程,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得以鍛煉,空間觀念才能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切實組織好學生的課堂活動,要讓所有的學生都真正地、實實在在地進行觀察和操作。1. 要選擇學生熟悉的、便于組織活動的教學素材。2. 要提供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索知識的活動空間和機會。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水平還不夠,這就需要借助于直觀的活動進行自由探索,親身實踐。3. 要給學生創造合作與交流的氛圍。觀察物體(三)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