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小班故事教案:做風箏教案
小班故事教案:做風箏一、活動目標: 1、感受和體驗故事情節中友好合作的快樂;敢于大膽表達自己意愿。 2、理解故事內容,學習一些新詞和短句。 3、養成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活動準備: 課件、實物(竹竿、紙、線繩)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出示竹竿、紙、線繩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樣東西,看看是什么?(一一出示)他們可以干什么呢?誰來說說?(個別幼兒簡單說說。) 小朋友真聰明,小動物們也想出了很多玩法,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怎樣玩的? 2、講述故事前半段 (1)出示圖片講述故事(從頭講述到“大家都問“怎么玩”,依次出示圖片1、2、3) (2)理解故事學習新詞 圖一提問:a、小猴是怎么玩竹竿的? b、它很快就怎樣了? 圖二提問:a、小熊是怎么玩卷紙的? b、它很快就怎樣了? 圖三提問:a、大熊大家多快活是怎么玩線繩的? b、它很快就怎樣了? 3、幼兒討論大膽發揮想象 (1)到底還能怎么玩呢?請你們幫他們想想辦法?想好了和旁邊的好朋友說說。 (2)幼兒討論,教師注意傾聽觀察指導。 (3)個別幼兒代表說說自己的想法。 誰來告訴大家,他們還可以怎樣玩? 4、講述故事的后半段 (1)師:我剛才還聽見xx說竹竿可以,卷紙可以線繩可以你們的辦法可真多,猩猩伯伯聽到了這件事也想了好辦法,我們來看看。 (2)講故事后半段(出示圖片4、5) 5、理解故事后半段。 提問:a、猩猩伯伯想了什么辦法? b、小動物們怎樣做的?學習新詞短句:“劈竹篾”“剪紙”“拴線繩”。 c、風箏飛上天,大家心里怎樣?學習短句:“大家多快活!” 6、完整欣賞故事 7、給故事取名 這個故事真好聽,我們來給它取個名字吧!誰來取個好聽的名字? 8、體驗友好合作的快樂 (1)提問:你們喜歡猩猩伯伯的辦法嗎?為什么? (2)教師小結:小動物們一個人玩真沒勁,猩猩伯伯帶領大家一起合作做風箏玩,大家多快樂呀!我們也要向他們一樣,大家一起團結合作玩游戲好嗎? 9、延伸活動:幼兒分組玩合作游戲。 (1)玩繩子 (2)玩拼圖 附:故事: 小猴有一節竹竿,當槍耍,當馬騎,很快就玩夠了,竹竿還能怎么玩呢?” 小熊有一卷紙,疊手帕,疊青蛙,很快就玩夠了,彩紙還能怎么玩呢? 大熊有一大團線繩,接花扣,翻花繩,很快就玩夠了。還能怎么玩呢? 大家都問“怎么玩”,被猩猩伯伯聽到了。猩猩伯伯說“咱們一塊兒做風箏好不好?”大家都說好。大家動手作風箏,小候劈竹篾,小熊剪紙,大熊拴線繩。風箏飛上天,大家多快活,人人都說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