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科學認讀活動:家
活動目標:1、學會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語言與畫面,認讀漢字:珊瑚、草原、羊群、大雁、蘑菇。 2、嘗試運用詩歌的重復結構及經驗進行仿編活動。 3、愿意參與科學認讀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份,大字卡,實物投影儀,詩歌大范例。 活動過程:一、出示圖片,認讀漢字。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朋友,看,是誰呀?”(幼兒回答后教師出示相應的漢字。集體認讀) “那珊瑚的家在哪里呢?羊群的家呢?(認讀漢字:草原) 大雁的家呢?蘑菇的家呢?”幼兒逐一猜測后教師組織幼兒欣賞兒歌。 二、學習詩歌,理解詩歌的語言與畫面。 1、教師播放詩歌,教師提問:詩歌里說了誰的家?是怎么說的? 2、教師利用對話的形式幫助幼兒記憶詩歌。 3、教師提問:為什么說藍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 為什么說綠色的草原是羊群的家? 為什么說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為什么說廣闊的天空是大雁的家? 4、教師出示詩歌的大范例,帶領幼兒邊指邊讀。 5、教師請一幼兒上來做小老師,帶領其他幼兒一起指讀。 6、教師請幼兒拿出自己的用書自由認讀兒歌。 三、教師組織幼兒仿編詩歌。 1、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還有誰的家也是藍色的大海?教師請幼兒逐一講述,鼓勵幼兒用詩歌里話來說。 2、最后,教師幫助幼兒將仿編的內容連起來,集體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