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中班科學:手上的線條教案
活動:手上的線條目標:1、通過觀察,引導幼兒知道每個人的指紋是各不相同的,發展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2、探索復制指紋的方法,萌發多樣探索的意識。3、初步激發對科學、創造和探索自身的興趣。材料環境創設:數字卡片、小紙片、顏料、印泥、橡皮泥、鏡子、抹布等。設計思路:“我們的身體”是本班幼兒正在探索的主題活動,在探索小手的活動中,羅宜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手指上的線叫什么呀?”但是,小朋友誰都說不上來。這是一個頗具價值的問題,因為它是我們在主題活動中生成的,有利于孩子們繼續對自身進行探索的興趣的培養。而且,現代的指紋技術正越來越與高科技融為一體,涉及到了很多方面,適當地在這方面豐富一些見識,不僅能開闊幼兒的眼界,且對于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也會有好處。另外,作為一個新班,我們的孩子們在探索能力上還顯得很單一,缺乏運用多種方式探索的意識,本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常識多種復制指紋的方法,對幼兒的多樣化探索意識也是有幫助的。活動中,處于整合性原則,我還在其中,融合了識數教育,即觀察時給手指紋編號,結合一切可利用因素進行自然銜接下的教育。拓展內化 觀察比較 操作體驗 提問交流 流程:1、提問交流:1)請羅宜家提出自己原先的問題。2)引導幼兒觀察手指,進行相關的經驗交流,如:上面的線長得怎么樣?2、操作體驗:1)討論:怎樣將指紋復制下來,讓別人觀看?2)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復制指紋,如:在橡皮泥上印指紋等。 3、觀察比較:1)介紹自己是怎樣復制指紋的,滲透多元探索的意識。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比較,從而得出每個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結論。4、拓展內化1)討論:除了指紋與別人不一樣,還有什么也是與人不同的?2)討論:指紋有什么用?介紹有關警察用指紋破案的事和指紋鎖的好處,激發幼兒對科學和創造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