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有趣的顏色(科學)教案
一、活動目標1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顏色。 2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 3發展表現美的能力。 二、重點和難點 1重點: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說明:能夠意識到色彩美是幼兒感受美的一個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觀的,但是,如果幼兒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會視而不見。因此,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比認識幾種具體的顏色更為重要。幼兒時周圍的色彩產生了興趣,就能主動去認識各種顏色,即時認識活動就成了幼兒自身的需要。 2難點: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說明:啟蒙教育不是為了追求某種即時效果,而是為了給幼兒今后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所以活動應該定位于讓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而不是對實驗結果的興趣。但是對于中班幼兒要通過活動,取得以小見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難度的。 三、環境創設及材料 顏料和調色用具。活動室的布置要色彩豐富、協調。 四、設計思路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幾種顏色,而是為了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所以,設計要注重為幼兒提供觀察、探索的機會,讓幼兒在主動活動中認識顏色、使用顏色,同時充分感受顏色的豐富性。 中班幼兒可能會對調色活動本身感興趣,他們的興趣容易停留在操作上。因此,設計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自由探索的機會,還應該組織幼兒討論探索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象,使幼兒的興趣轉移到對活動中出現的科學現象的興趣上,從而引發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五、活動流程 1通過認識顏色的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 (1)分散觀察。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人的眼飾、周圍物品中豐富多彩的顏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顏色的名稱。 (2)集體活動。首先讓幼兒回憶觀察的顏色,教師出示相應的色塊,并讓幼兒進行顏色的指認和命名活動。然后讓幼兒談談最喜歡的顏色、什么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相同的。 2通過使用顏色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顏色,體驗色彩的美,引起對顏色的興趣。 (1)涂色活動。為幼兒提供各種需要涂色的畫,如樹、水果、花,讓幼兒涂上相應的顏色,要求與實物本來的顏色相似。(2)配色活動。讓幼兒在空白的玩具、服裝、樹葉圖上涂色,鼓勵幼兒自己配色。活動后組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談談最喜歡哪幅畫的顏色。 3通過實驗活動引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1)調色活動。先讓幼兒自由探索,用顏料進行調色實驗,體驗發現的樂趣。然后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調色的經驗,談談顏色的變化。教師還可進一步操作實驗讓幼兒發現調色的結果是豐富多變的,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制作活動,讓幼兒通過制作和玩耍七彩風輪,引起懸念,產生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