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教學: 香香的早餐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數字1、2、3,知道他們的實際意義。 2、學習按量排序,并擺放相應的物體。 3、在活動中注意傾聽問題,并能大膽地回答。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理解1、2、3的數量。 2、 物質準備: 教具:早餐食物圖片(1個雞蛋,1碗面條,2個包子,2杯牛奶,3片面包,3個饅頭),其它物體圖片(數量為13,每個數量為23張),13的數字卡各1張。 學具:1、幼兒用書(P5)人手一冊,幼兒人手一支筆。 2、剪下幼兒用書(P21、22頁),13的數字卡,13的實物卡(每個數量為34張),分類盒。 活動過程: 一、早餐有幾個。 1、教師:媽媽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早餐,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教師分別出示早餐實物圖片(1個雞蛋,1碗面條,2個包子,2杯牛奶,3片面包,3個饅頭),引導幼兒目測或默數實物的數量。 2、引導幼兒給早餐按量排序:每一種早餐一樣多嗎?你能按從少到多的順序給早餐排排隊嗎?請個別幼兒示范,集體檢查。 二、認識數字1、2、3. 1、教師:1個雞蛋、1碗面條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出示13的數卡)你能找到它嗎?請個別幼兒找出數字1,師幼共同讀一讀。 2、教師:數字1象什么?你知道它還能表示什么?啟發幼兒思考,鼓勵幼兒大膽回答。 3、用同樣地方法引導幼兒認識數字2、3. 三、幼兒操作活動。 1、看圖連數字。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P5頁),說說:上面有什么?有多少?找下邊的數字進行連線。 2、給實物涂色。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P5頁),先觀察并讀讀數字,然后根據數字對旁邊相應數量的實物涂色。 3、數卡排隊。教師引導幼兒將數卡13按順序插在分類盒上,邊插邊說,然后給數卡匹配相同數量的實物卡片,邊放邊說:幾個XX找數字幾做朋友。 四、活動評價。 1、教師(出示實物圖片):這里還有許多圖片,它們應該找哪些數字做朋友呢?鼓勵幼兒積極幫助圖片找數字。 2、師幼共同說說哪些物體用數字幾表示,“如:1朵花、1個雞蛋、1個人、一架飛機都能用數字1表示。” 3、引導幼兒在教室內尋找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字1、2、3來表示。 家長可利用與幼兒一起看圖書的機會,借助其他條件引導幼兒認識數字。 可以帶幼兒一起找找園內的數字,并且認一認,讀一讀。 在區角中可張貼數字卡或有數字的圖片,請幼兒制作實物卡,并貼在相應數字的旁邊。 活動反思: 現在的幼兒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觸數字,所以看到數字1、2、3都能很容易認出來,讀出來,可對這個年齡段的幼兒來說,要對數字1、2、3真正有所了解,特別是和一些具體的操作活動聯系起來,涉及到理解這一層面,有的幼兒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次活動,使我得到如下啟示:1、不斷加強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育實踐中進行嘗試反思調整再嘗試反思,努力將觀念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使觀念得到豐富,使實踐有所指導。2、在組織教學活動,安排教學內容時要綜合考慮全班幼兒的現有水平,特別要考慮到班上的新生,盡量使教學內容既能滿足大多數幼兒的要求,又不超出新生的理解范圍。3、努力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把握好活動內容與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性,提供適宜幼兒的材料和有利條件,與幼兒形成有效共鳴,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