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 主題:萬能的手
一、活動課題: 萬能的小手(語言) 二、活動目標: 1、 了解雙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2、 在游戲中初步認識“打”、“拍”“拉”,體驗手的能干。 3、 增加幼兒的詞匯量,豐富幼兒語言,喜歡樂意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活動準備: 1、 布置場景:小手圖片展小手做事的各種圖片。 2、 情景表演:大班哥哥姐姐打電話、拍球、拉繩子的情景。 3、 打電話、拍球、拉繩子的圖片與打、拍、拉的字寶寶。 四、活動過程:(一)導入 1、 引語:瞧!前面是什么? 你們有嗎?那我們一起舉起我們的小手,來唱一唱:“我有一雙小小手” 2、 師生同唱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 (二)欣賞圖片展 1、 自由欣賞圖片。 教師:小手真能干,可以做很多事!瞧!那兒有個“小手真能干”的圖片展,想不想去呀?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手可以做什么事?(可以說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一聽) 2、 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拿的圖片。 教師:你看到的小手可以做什么事?誰愿意勇敢地講給我們聽一聽。(請四五個幼兒交流) 教師:小手真能干,可以做這么多的事,那現在看看小朋友的小手棒不棒?把手里的圖片輕輕放在椅子旁邊。 (三)欣賞情景表演 1、 欣賞情景表演 孩子的話: “小小手”“我的小手可以畫畫” “我的小手可以折衣服” “我的小手可以看書” “我的小手可以吃飯” “我的小手可以拿報紙” 幼兒看得非常認真投入 老師的話: 一開始設置一個場景引導幼兒進入情境,用音樂活躍氣氛。 通過欣賞圖片展幫助幼兒感知小手非常能干,讓幼兒在看看、說說,能調動幼兒的經驗同時給幼兒充分提供表達的時間,滿足其需要。 以情景表演調動幼兒 教師:今天我們這兒還來了幾位大班的哥哥姐姐,讓我們看看他們來干什么的? 2、 提問: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干什么? 打電話出示圖片出示字“打” 拍皮球出示圖片出示字“拍” 拉繩子出示圖片出示字“拉” (1)咦!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秘密,這三個表示小手動作的字:打、拍、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請幼兒說一說) (2)噢!我明白了:小手真能干,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這些表示動作的漢字都有一個提手旁。 (四)玩游戲:“打啞謎” 1、 講解游戲規則:現在我來看看小朋友的小手能不能干,來玩個游戲,我指著一個字寶寶,小朋友邊做動作邊說“我用小手打打打,打打打”(拍、拉) 2、 幼兒游戲 (五)游戲:“找朋友” 1、 講解游戲規則:還有游戲等你來玩呢!想玩嗎?小朋友椅子底下有兩張圖片,請看看圖片中小手做了什么動作,請你為她找家。先請一個小朋友來試一試。 2、 請幾個幼兒找一找。 3、 集體找。 (六)延伸: 圖片寶寶都找到相應的提手旁“打、拍、拉”字寶寶的家了,還有很多提手旁字寶寶噢!你們想不想也認識他們,那么請小朋友今天回家就去找一找,認一認,帶到我們幼兒園來說給我們聽一聽,我們看看,比比,誰找得多,認得多。 “我看到一個姐姐在打電話呢” “我看到兩個哥哥在拍皮球呢” “我看到兩個姐姐在拉繩子” “旁邊的一樣,都是紅色的,長得也很像” 提起幼兒的興趣與好奇心,能集中注意力觀看。 根據幼兒的回答相應出示圖片與字寶寶,幫助幼兒感受這三個字寶寶,并能在自己的觀察中發現其中的秘密。通過系列游戲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把這幾個字寶寶的痕跡留在心里。 延伸活動為下一次活動做好鋪墊。 教后感: 本次活動以游戲始終貫穿其中,幼兒的興趣濃厚,教師的語言感染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時刻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多給予幼兒表現表達的機會,提高其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