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 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教案
第6單元 認識鐘表 教材分析本單元是時間教學的起始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結合實際初步學會看鐘表,體會鐘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打下基礎。這部分內容在教材中雖然是第一次出現,但學生已具有這方面的一些生活經驗。因此,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實際,運用教材提供的現實情境,向學生充分提供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的機會,開展好教學活動。 要求學生對整時、半時、大約幾時的認識,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本節課中,學生對時針、分針的整體認識有些不習慣,所以教學難點應放在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來判斷所表示的時刻。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小組合作探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認識鐘面;認識各時刻:整時、半時、大約幾時。另外,教師和學生都要準備鐘表模型,以便課堂上進行操作和演示。 教學目標1、結合現實情境初步認識鐘表,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會辨認“大約幾時”。2、在認識鐘表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3、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重點認識“整時”和“半時”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難點認識“大約幾時”是教學難點。 教學建議通過撥表、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1、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開展學習活動。2、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和操作活動中學習。3、加強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鐘表的應用在生活中非常廣泛,所以,除了重視課堂中的學習體驗外,還應注意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進行應用。如讓學生留心觀察自己幾時起床、幾時吃早飯、幾時上學、幾時吃午飯、幾時吃晚飯、幾時睡覺在應用中逐步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課時安排本單元用2課時完成教學。課題課時認識鐘表(一)1認識鐘表(二) 1總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