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八單元 8.1 分類與整理(一) 教案
8.1 分類與整理(一) n 教學內容課本87-88頁例1、例2及相關練習。n 教學提示這節課是學生在幼兒園的實踐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很密切的關系。 n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學會、掌握含有兩個因素(形狀一樣、大小相同)的分類標準。通過具體、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培養初步的分類與整理意識。過程與方法:學會、掌握含有兩個因素(形狀一樣、大小相同)的分類標準。通過具體、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培養初步的分類與整理意識。經歷用統計圖或統計表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從中獲得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具體、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初步的分類與整理意識。n 重點、難點重點:學習分類的方法,推廣使用教學中學習的直覺思維方式和策略。難點:掌握多種分類方法。n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學生準備: 例1和例2的學具(卡片)n 教學過程(1) 新課導入:出示一張整理好了的文具店照片和一張凌亂的文具店照片 師讓學生選擇:如果讓你去買文具,你選擇哪一家? 并說出自己的理由。如果讓亮亮的超市也變得有次序呢?讓學生說出需要整理和分類。板書課題:分類與整理(一)設計意圖:新課程改革強調了課堂的情境創設,這里設計兩個超市的出現,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后面分類埋下了伏筆。 (2) 探究新知:1、教學例1師給每個小組一袋學具,讓每個小組拿出來,交流一下可以怎樣分一分?合作討論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學生說一說,你們小組準備怎樣分? 預設1:準備先把顏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再把每堆中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 預設2:準備先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起,再把每堆中顏色相同的放在一起。 引導學生觀察 看一看你們分出的圖形,現在你發現了什么? 匯報:現在分出來的圖形,不僅顏色相同,而且形狀也相同。 師小結:要把顏色和形狀都相同的圖形放到一起有多種分法。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觀察整理出的結果,然后讓學生說放在一起的理由,以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去觀察、思考、歸納總結到像這樣把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類。感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這一理念。 2、 教學例2出示例2師給每個小組一袋數字卡片學具,讓每個小組拿出來,交流一下可以怎樣分一分?合作討論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學生說一說,你們小組準備怎樣分?生討論后回答:預設1:按單數和雙數分類;預設2:按一位數和兩位數分類。師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分類,并且在實物投影上進行展示,讓學生進行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師小結: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板書: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設計意圖:學生的思維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思維角度也不同,教師設計的這一環節-自己選擇標準分類,是對所學知識的拓展和應用。 選擇小組合作互動式學習,給予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也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思維的周密性。(三) 鞏固新知:學生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方法一:按紙幣和硬幣分;方法二:按面值分。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知道: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4) 達標反饋:1、 在動物的后面畫。2、 把不同類的圈起來。3、 連一連4、 連一連4、 答案:1、2、3、4、(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根據分類標準的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相同。 (6) 布置作業1、分一分,填序號。 天上飛的: 地上跑的: 水上游的: 2、連一連,把同類的連在一起。 3、把車圈起來。4、分一分(1)按水果的種類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 )個( )個( )個(2)按卡片的形狀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 )個( )個( )個5、在水果的下面畫“”,在蔬菜的下面畫“”。 6、把會飛的動物涂上顏色,把會游的動物圈起來。 7、哪個不同?用“”畫出來。 答案:1、 2、3、4、(1)(2)5、6、7、n 板書設計分類與整理(一)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n 教學資料包教學精彩片段出示例2師:同學們,拿出老師給你們準備的數字卡片,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怎樣分一分?把討論后的結果和全班同學交流一下。生1:按單數和雙數分類;生2:按一位數和兩位數分類。 師:根據剛才的分類標準,選擇一種分法,把手中的數字卡片分一分。生活動師:現在我們把分的結果讓同學們看一下。在實物投影上進行展示,每一種分法各選擇一種展示。師:同學們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生:兩種分類的最后結果不同。師小結: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板書: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教學資源 剪下來,分一分。 教學鏈接 分類思想 分類思想是根據數學本質屬性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將數學研究對象分為不同種類的一種數學思想。分類以比較為基礎,比較是分類的前提,分類是比較的結果。分類討論思想,貫穿于整個中學數學的全部內容中。需要運用分類討論的思想解決的數學問題,就其引起分類的原因,可歸結為:涉及的數學概念是分類定義的;運用的數學定理、公式或運算性質、法則是分類給出的;求解的數學問題的結論有多種情況或多種可能;數學問題中含有參變量,這些參變量的取值會導致不同結果的。應用分類討論,往往能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分類的過程,可培養學生思考的周密性,條理性,而分類討論,又促進學生研究問題,探索規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