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 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教案
第7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教學一、兩位數加、減一、兩位數的筆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包括兩位數加一、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兩位數減一、兩位數的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加減法估算等內容本單元主要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兩位數加減法的筆算既是對已經學過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鞏固和應用,又是學習多位數加、減法的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課程實施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舊知遷移、學具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過適度的專項練習、綜合練習、針對練習和改錯練習,形成計算技能,提高學生的初步運算能力。同時,在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與“連續兩問”的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連貫地思考,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本單元的編排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將筆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的教學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學習計算的同時,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應用意識。編排順序是:先從現實情境中提出要解決的計算問題,突出學習計算的價值;接著通過直觀是學生的操作活動探討、理解計算的算理,明確計算的方法;再來看能否用計算解決前面提出的問題。二是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突出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教材在解決問題的編排中繼續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并通過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問題,用畫圖的策略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數量關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解決連續兩問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會連貫思考,獲得數學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三是鼓勵學生在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的活潑地學習數學,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體會數學的學習方法。如:在加、減法的教學中,安排了用小棒、圖片等直觀學具的操作活動,借助操作探索加、減法的算理和筆算方法。四是選取學生熟悉、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1、 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進位)、減(退位)一、兩位數;2、 經歷探究兩位數加一、兩位數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全過程,理解兩位數加一、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一、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經歷探究兩位數減一、兩位數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全過程,理解兩位數減一、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兩位數減一、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重點、難點重點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進位)、減(退位)一、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難點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建議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圖。本單元教材除安排了大量插圖外,在兩位數加兩位數和兩位數減兩位數之前還專門安排了情景圖,教學時要充分發揮情景圖的作用,用情景圖去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首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并讓學生詳細說一說畫面上的內容,以此一方面讓學生切實感受這些畫面中有兩位數加兩位數或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兩位數加、減法計算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另一方面讓學生全面熟悉情景圖中的內容,為后面的加減法計算的學習提供豐富的實際背景。然后,在教學中盡量引導學生聯系情景圖的畫面思考所計算的問題,使抽象的加、減計算變得生動具體,也進一步體現加減法計算在生活中的現實性。2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是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更是直接建立在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基礎上的。由于100以內的加、減法不存在連續進位和連續退位的問題,只要明確了加法個位上滿十向十位進“1”和減法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1”的問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難點也就突破了。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一年級學習的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原有知識基礎,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中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思路直接遷移到筆算中來。 計算過程中的退位是怎么一回事和為什么要退位。這樣,不僅可以通過舊知識的遷移去突破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計算中的難點,還可以促進兩位數減兩位數和兩位數減一位數的聯系,讓學生獲得100以內減法的整體認識。3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备鶕@一要求,在教學中我們應根據教材的編排,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去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給抽象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計算提供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生活背景,一方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又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兩位數加、減法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 使學生從中感受到我們所學習的加、減法估算在現實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關注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在本單元教學中要注意改變傳統計算教學中重視學生對計算法則的記憶和應用,而忽視學生對計算過程理解的做法,要特別關注學生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 讓學生切實理解“為什么要退位”和“怎樣退”兩大核心問題。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標志著學生對兩位數退位減法計算過程的全面理解。對于兩位數加兩位數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要淡化法則的文字表述,既不必要求學生嚴格概括出法則,也不必要求學生去記住這些結論,重在學生對其計算方法的理解和靈活運用。為了促進學生對兩位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更好理解,在教學中特別是在整理和復習的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搞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使學生在計算中切實感受到筆算加法和減法都要把相同的數對齊,都是從個位算起,它們主要區別是加法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1”,減法個位不夠減時要從十位退“1”。5溝通口算、筆算的聯系。本單元教材雖然只安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和估算,但是它們是建立在口算基礎上的,不論是筆算還是估算,其計算過程都要用到口算,因此在教學中不要孤立地去處理筆算和估算,要把它們同口算聯系起來,從而全面提高學生100以內加、減法計算能力。首先,在教學中特別是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練習中鼓勵學生利用口算和筆算兩種方法計算,并利用兩種方法計算的結果都相同的客觀事實讓學生實際感受到100以內加、減法既可以筆算也可以口算,從而體現兩位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其次,在計算過程中特別是總結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計算方法時,引導學生比較口算和筆算兩種算法,讓學生發現兩者之間的聯系(都需要把相同數位對齊,都可以從個位算起也可以從十位算起,但個位有進位時,筆算從十位算起比較麻煩。)根據這種聯系發現他們在計算方法上的共同性。再次,在筆算中特別是在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中,凡是能口算的要鼓勵學生口算,將兩種計算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其計算能力。另外,在估算教學中通過把相加或相減的兩個數看成整十數后再口算的過程,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估算離不開口算,從而進一步促進估算和口算的融合。6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本單元安排了大量的合作學習內容,這為引導學生通過合作研討去完成學習任務創造了條件。對兩位數加兩位數和兩位數減兩位數計算方法的總結、估算方法的探索、單元知識的整理等內容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合作學習中,首先要幫助學生確立好合作研討的主題,如在兩位數加法和兩位數減法計算方法的總結中就應分別以歸納兩位數加兩位數、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法則為主題進行合作研討。其次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學習。再次,要注意引導學生平等參與,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交流。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合作研討,同時要注意給他們必要的引導和啟發,以保證學生的合作研討更加富有成效地進行。 課時安排本單元用5課時完成教學,其中機動1課時。課題課時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1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1連加 1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1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1連減 1整理和復習 1總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