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八單元 8.2 分類與整理(二) 教案
8.2 分類與整理(二) n 教學內容課本89頁例3及相關練習。n 教學提示創設情境,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通過畫一畫、涂一涂等活動,掌握象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再通過仔細觀察對統計圖或統計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分析。 n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通過具體、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能根據統計圖、統計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過程與方法:能按數量分類統計,經歷象形統計圖統計的全過程,讓學生掌握簡單的象形統計圖的統計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具體、有趣的情景,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初步的分類與整理意識。n 重點、難點重點:能按數量分類統計。難點:掌握簡單的象形統計圖的統計方法。n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學生準備: n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和學生交流,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分一分,分類之后想知道每一類有幾個嗎?這節課在分一分的基礎上,再進行統計。板書課題:分類與整理(二)設計意圖:直接點明課題。 (二)探究新知:教學例3交流一下可以怎樣分一分?合作討論并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生交流之后匯報分類方法。方法一:按年齡分;方法二:按男女分。1、按年齡分讓學生說一說,你們小組準備怎樣分? 按8歲、9歲、10歲分為3類。每一類有幾人?讓學生說出分類方法之后,將序號填在統計表中,再統計出人數。生活動后,匯報。2、 按男女分讓學生說一說,你們小組準備怎樣分? 按男、女分為2類。每一類有幾人?讓學生說出分類方法之后,將序號填在統計表中,再統計出人數。生活動后,匯報。引導學生觀察 看一看你們分出的結果,現在你發現了什么? 匯報:分類方法不同,分類之后統計的數據也不同。師小結:分類方法不同,分類之后統計的數據也不同。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觀察整理出的結果,然后讓學生說放在一起的理由,以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去觀察、思考、歸納總結。 3、 議一議讓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分類?可以按衣服的顏色;按是否扎小辮; 師小結: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統計的數據也不同。板書: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統計的數據也不同。設計意圖:學生的思維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思維角度也不同,教師設計的這一環節-自己選擇標準分類,是對所學知識的拓展和應用。 (3) 鞏固新知:分月餅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分類的過程,統計每種的數量。(4) 達標反饋:1、 數一數2、下面圖中水果有( ),蔬菜有( )。3、 下面的笑臉可以按( )分類,也可以按( )分類。4、數一數,填一填。5、分類整理下列圖形。(1) 分一分,每一類圖形各有多少個。(2) 填一填( )的個數最少,( )的個數最多。(3)還可以怎樣分,把分的結果填在統計表中。答案:1、3 6 6 7 82、1 3 5 2 4 6 3、 顏色 大小4、 4 5 5 45、 (1)6 3 2 4 5 (2)長方形 心形 4(3)顏色 黃色:7 紅色:6 黑色:7(五)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根據分類標準的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相同。 (六)布置作業1、 選擇二、填填算算 3+9= 15-6= 4+8= 17-8= 3+6= 12-0= 4+5= 7+4= 9+1= 18-6= 20-9= 21-9=把分類的結果整理在表中。1、 加法算式減法算式個數2、得數是12得數是9得數是9和12之間的數個數三、分類整理下面的圖形。 1、2、把分類的結果整理在表中。(1) 灰色白色個數(2) 圓柱正方體圓形三角形個數根據上面表格分類的結果,回答以下問題。( )的個數最多,( )的個數最少。( )的個數和( )的個數同樣多。( )的個數比( )的個數多3個。 答案:一、1、 2、 3、 4、二、1、5 6 2、5 4 2三、1、2、(1)8 11 (2)5 3 5 6 三角形 正方體 圓柱 圓形 三角形 正方體板書設計分類與整理(二)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數量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