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 單元概述和課時安排 教案
第3單元 三位數的加減法教材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初步學習探索規律,并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分以下八個部分:1、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教材創設了算氣球個數、算蘋果個數、算兩位同學家相距的米數、算文學讀物的冊數等情境,選取的數字都是整十、整百數,目的是通過熟悉的生活場景,提出用加減法解答的問題,學習整十整百數的加減法。2、加減法的估算。教材通過接種乙肝疫苗、算MP4價錢等情境,引導學生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估算方法。3、三位數的加法。教材通過呈現直觀的實物為例,引導學生理解三位數加法算理,掌握算法,又通過“議一議”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計算時要注意什么。4、三位數的減法。教材通過算購物余款數,算學生人數等學生熟知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先估算,再精算。為了讓學生能理解減法的算理、掌握算法,教材呈現了與例題有關的百元人民幣和十元人民幣直觀圖。5、探索規律。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推理等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索數、形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增加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解決問題。教材通過買書、做跳繩等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實例,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激發學生學數學的積極情感。7、綜合與實踐 參觀南村養雞場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8、整理與復習。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習的內容及談收獲、存在的問題,以及通過必要的練習,讓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法運算、減法運算的意義。(2)在具體情境中,運用已有的100以內加減法的知識基礎,聯系生活經驗,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確口算整十、整百數的加減;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的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結合計算,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3)能發現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并作出適當的說明。(4)能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能說出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探索過程,培養學生探索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落實“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思想。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學習活動,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及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重難點、關鍵1、重點:(1)三位數加減法的筆算。(2)三位數加減法的估算。2、難點:(1)三位數筆算加法中的進位問題和三位數減法中的退位問題。(2)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3、關鍵:(1)結合情境,引導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2)教學時,要抓住教材的內在聯系,進行知識遷移的學法指導。教學建議:1、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計算往往是與應用緊密結合的,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教學中應注意從實際問題中引出計算,并通過計算去解決實際問題。教材在學習計算之前提供了相應的生活實例和背景,老師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學習計算方法。也可以選用學生身邊熟悉的事例,從中引出數學問題,進行計算解答。2、重視估算意識的培養。重視估算,培養估算意識,是11版數學課程標準在計算教學方面強調的內容之一。隨著計算內容的進行適時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在練習中,也應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養學生的估算習慣和意識。3、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知識。本單元的內容是在前面內容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已經學過了用豎式計算加、減法,基本掌握了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在此基礎上,本單元教學可采用嘗試、討論等方式學習新的內容,充分發揮知識的遷移效力,又可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4、恰當、地運用合作學習方式。教材中結合有關導學內容,設計了合作、討論的學習情境,在進行這些內容的學習時,教師應留給學生充實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地探索、討論和交流。同時應注意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必須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礎上。課時安排:本單元用16課時完成教學,其中機動1課時。課題課時整十、數整百數的加減3三位數的加法2三位數的減法3探索規律2解決問題2整理與復習2綜合與實踐:參觀南村養殖場1總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