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 4.1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教學反思
4.1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學反思:布魯姆說過: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是學生已有的知識。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這樣的導入設計既鞏固舊知,找準教學的起點,又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本節課的設計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所用素材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如:通過讓學生找周圍的長方形和正方形,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學習環境中找出身邊常見的長方形、正方形。這樣的設計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習興趣出發,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認識事物,突出了小學數學知識的基礎性與應用性,同時也注意了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新課標中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交流,從而得出結論。這節課我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整個課堂中,動手操作貫穿始終,注重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體驗、感悟,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在動手實踐前,首先讓學生大膽猜測,再進行探索驗證,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知。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驗證、交流等活動,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節課,我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把知識點的教學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之中,在活動中體驗和學習數學。如通過“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這些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到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發現了兩者的異同;通過“變魔術”的活動,讓學生在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過程中,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通過“猜一猜”,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整節課創設了大量的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學生自然的成了學習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探索必須有一定的時間,本節課一系列活動的設計給了學生充足的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說、用耳聽、用腦想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有了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也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時效性。每項活動的過程,我把活動要求交待給學生,然后放手讓學生探索,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最大限度地活動余地,使學生能盡情地展現自己,每一位學生都在親自實踐中認識理解了新知。當學生思路停滯時,通過問題促使其再前進一步,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時,教師及時總結、升華,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 關 鍵 詞:
- 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 師大 年級 下冊 數學 第四 單元

關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