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一單元1.3 大小比較 教案
1.3 大小比較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4頁例1、例2及15頁課堂活動,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學提示:學生已有了百以內數大小比較的經驗,所以總體的教學思路是:淡化教師教的痕跡,突出學生學的過程。充分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展開教學活動。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數據,掌握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并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等方式歸納出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驗探索的過程,獲得成功的喜悅。重點、難點:重點:通過比較、理解數位的意義和數的實際大小掌握學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難點:掌握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正確運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關系。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豎式計數器、掛圖、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計數器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課件出示:沙灘上有兩只小海龜正在爭吵,它們都說自己的年齡大。(出示兩只小海龜,背部貼有表示年齡的卡片7和13)請同學們幫助它們比一比,哪只海龜的年齡大?怎樣表示?(713)提問:713,你是怎樣想的?(一位數小于兩位數)這時沙灘上又爬來了一只31歲的海龜,它和13歲的海龜比,哪只海龜的年齡大?怎樣表示?(1331)4只老海龜聽說比年齡,也爬過來湊熱鬧,你們看,一只活了200歲,另一只活了800歲,第3只活了1000歲,第4只活了1100歲,怎樣比較海龜的年齡大小呢?【設計意圖:童真童趣、生活氣息濃厚的教學情境的創設不但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起到了復習舊知,引入新知的作用,通過前三只烏龜比年齡,復習了已經學過的百以內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先比位數,位數多這個數就大,位數相同再看最高位上的數,最高位上數大的就大。而后四只烏龜的加入,將數的大小比較的范圍擴大到萬以內的數,引出了本課時所要探究的主題:萬以內數的的大小比較。】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1(課件出示例1)。教師:比較填空。學情估計:多數學生都能正確地填出3200514。教師: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學生1:因為514 不滿1000,而3200 已超過了1000,所以3200514。學生2:因為3200是四位數,514是三位數,四位數大于三位數。教師:同學們,用哪種方法來比較最簡單?學生:比較位數的方法最簡單。教師:比較下面幾組數的大小。黑板上出示:9971000,1374895,67998,123589。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觀察每組數的特征,并歸納總結出比較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位數不同的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大,位數少的數小。教師:同學們真棒,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總結出了位數不同的兩個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了,請把書上第14頁例1下邊的話補充完整,再讀兩遍。2、教學例2。(1)課件出示:48505200。教師:同學們,這組數怎么比較大小? 還能用剛才的方法比較這一組數嗎? 為什么?學生:這組數的數位是相同的,不能只看數位比較大小。我就比較千位上的數,第1個數千位上的數是4,表示4個千,第2個數千位上的數是5,表示5個千,4個千小于5個千,所以48505200。教師:下面這組數如何比較?(課件出示:33003250)。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他們比較的方法。教師:結合這兩個題,想想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怎樣比較大小,能概括一下比較的方法嗎?學生: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比大小,從最高位開始,一位一位往下比教 師:獨立完成第14頁下面“試一試”,并向同桌說說你是怎樣比的。3、師生共同總結萬以內數的比較方法。萬以內數的比較,先比位數,位數多的數大。數位相同就從最高位開始,一位一位往下比【設計意圖:用一句“還能用剛才的方法比較這一組數嗎”從能否用位數不同的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來比較位數相同的數的大小開始設疑,順利過渡到位數相同的數的大小比較的教學上來,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讓學生在說清楚比較的理由的基礎上,得出位數相同的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之后,老師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萬以內數的比較方法,條理清晰,層次清楚,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學生經歷對幾組位數不同的數和幾組位數相同的數分別進行比較、歸納總結出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三、鞏固新知(1)做15頁的課堂活動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全班匯報交流,讓學生說出誰大誰小的理由。(盡可能體現方法的多樣化)(2)撥一撥,比一比。(15頁第2題)同位互相在算盤上撥數,并比較所撥數的大小,從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親身體驗數的大小比較。(3)游戲:比較大小。(第15頁第3題)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同桌兩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將兩人手指個數加起來填入自己選定的一格中(和為10時不記)。連續進行3次,各自組成1個三位數,數大者獲勝。師生先示范,然后同桌同學游戲。四、達標反饋1、比一比1000 999 202 2020 318 2998 6039 6040 7208 7082 486 522 3045 899 2991 2001 899 998 2、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務數,并找出其中的最大數和最小數。 (1)941,893,1001,914 (2)3005,3050,3500,3049 (3)463,9528,4000,2089,9030,8006 答案:1、 514 48503250位數多的數就大; 位數相同,最高位大的數就大; 最高位相同,第二位大的數就大。【設計意圖:具體實例加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層次清晰,簡單明了,一目了然,學生印象深刻。】教學資源包:教學資源:1、數的大小比較。比較大小我會做,方法弄清不出錯;位數多的數就大,位數相同看高位;最高位大數就大,高位相同接著比;一位一位仔細比,直到比出大和小。2、運用排列組合法解決組數問題。例題:用2、6、0、0這四個數按照要求組數。(1)最大的四位數是( );(2)最小的四位數是( )。分析:用2、6、0、0這四個數組數,組成最大的四位數:把四個數字按照從大到小依次排列,分別放在千位、百位、十位和個位上。組成最小的四位數:最小的數字放在最高位(0除外)上,剩余的數字按照從小到大排列。解答:(1)6200 (2)2006總結:用幾個數組成最大的數,就是把這幾個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組成最小的數,就是把這幾個數按照從小到大排列,但是0不能放在最高位上。3、利用比較法解決填數問題。例題:在里填上合適的數。65632 70664分析:65和632,這個兩個數的位數相同,百位上都是6,因此比較十位上的數;又因為個位上的數52,要滿足65632,里的數一定是小于3的數。70664,因為兩個數位數相同,而且十位上的數06,所以里的數一定小于7且不是0的數。解答:65632,里可以填:0、1、2;70664,里可以填:1、2、3、4、5、6。資料鏈接:1、山高海深。山高海深是一個成語,一般用于比喻恩重如山,例如:黨的恩情山高海深,但是到底是山高還是海深呢?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中國西藏的珠穆朗瑪峰高8000多米,而世界上最深的海是太平洋上的馬里亞納海溝深約12000米,到底是山高還是海深大家都知道了嗎?2、”及“小于”號“”,但并未為當時數學界所接受。直至百多年后才漸成標準之應用符號。等號“=”是由英國劍橋的雷考德在1557年介紹出來的,他是第一篇英文代數論文的作者。他認為再沒有其它東西,比平行的兩線更相似,所以就用“=”來表示相等了。在同時期的卡當及稍晚的韋達,都沒有接受到這樣的信息,所以在他們的作品中還將“相等”的文字完全寫出,晚期的韋達使用現在的相似符號來表示相等。3、數學謎語。你盼著我,我盼著你。(打一數學名詞)答案:相等提示:“你盼著我”,是你在等候我;“我盼著你”,是我在等候你。兩個人互相等候,就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