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 7.5每天鍛煉1時 教案
實踐活動7.5 每天鍛煉1時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8-99頁的內容,每天鍛煉1時。活動提示:在教學或實踐活動組織的中,教師要結合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熱愛祖國教育、珍惜時間教育、積極認真參加體育活動的教育等等。活動目的:1、通過調查每天鍛煉身體的時間,讓學生認識到我們每天的活動都與時間有關系,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2、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各種活動的時間,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并養成遵守作息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活動準備:1、課前把學生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完成一張時間統計表格,設小組長一名。(每個小組統計一個方面的內容)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活動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公園里人們進行晨練的情境。教師:同學們都看到了什么?學生1:有人在打太極拳。學生2:有人在舞劍。學生3:有人在跑步。教師:這些人每天早晨都做這些活動,你知道為什么嗎?學生:為了鍛煉身體。教師:對,人首先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每天鍛煉身體是非常重要的,同學們每天也鍛煉身體嗎?教師:你們是怎樣鍛煉的?學生1:我喜歡上體育課,在體育課上鍛煉身體。學生2:我喜歡跳繩、打乒乓球來鍛煉身體。學生3:我喜歡早晨跟爸爸跑步鍛煉身體。教師:同學們的鍛煉方法都不錯。其實鍛煉身體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課外活動、課間操、做家務等,也可以鍛煉身體。鍛煉身體需要一定的時間,我想知道同學們每天鍛煉多長時間,有什么辦法嗎?學生積極為老師想辦法。教師: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同學們每天鍛煉的時間好嗎?板書課題:每天鍛煉的時間。【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導入新課,從開課之初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課題的揭示激發了學生的愉快情緒和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生自己提出解決辦法,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去。】二、小組合作,統計結果教師:剛才同學們想的方法都很好。既然每個同學都想幫助老師,就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全體進行活動吧。教師:我把任務已經分給了你們小組,想知道是什么嗎?請小組長宣布每個小組統計的內容。教師:怎樣才能完成你們小組的任務呢?教師講解統計方法:讓每一名學生都說出自己活動的項目和時間,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后小組整理數據,完成表格。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教師參與每個小組的活動,適時給予指導和幫助。【設計意圖:自主探索是讓學生親自經歷數據收集的過程,體會調查、記錄的方法,分析整理好的數據,提高學生概括、整理數據的能力。而在整個環節中,主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交流,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又能讓組內每個成員得到發言的機會,獲得成功體驗,提升自信心。】三、課內交流,展示成果教師展示每個小組統計的結果。教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都有什么發現?學生1:我發現每個同學每天鍛煉的時間大約有60分,也就是1時左右。學生2:我發現同學們比較喜歡的項目有跳繩、跑步、打乒乓球等。學生3:我發現同學們寫作業的時間多,做家務的時間少。學生4:我發現同學們大部分喜歡在早晨和晚上鍛煉身體。【設計意圖:本環節的交流是在學生充分思考,小組交流后展開的,此時的全班交流,讓學生的發言面更廣,人人想說,人人有話可說,大家暢所欲言。在交流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四、提出建議,統一認識教師:我們每天的時間是一定的,要想做好每項活動,要求怎樣安排時間?學生1:要合理地安排時間。學生2:我們每天至少要安排1時的時間鍛煉身體,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學生3: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和鍛煉,不浪費1分、1秒的時間。教師小結: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每天要安排好各項活動的時間。國家十分重視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還專門下發了積極鍛煉身體的通知,要求我們每天鍛煉身體的時間不能少于1時,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好身體,才能做好建設祖國現代化事業的接班人。【設計意圖:本環節先由學生根據剛才的交流情況,提出建議,在這一過程中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而后的活動總結是老師對學生的希望,希望以此能增加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珍惜時間的意識。】五、活動總結。今天我們研究了每天鍛煉的時間有多長,可以看出我們每天所做的各項活動都離不開時間,只有合理安排時間,我們的生活才會豐富多彩。下課后,同學們都要安排好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時間,養成遵守作息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設計意圖:體驗獲得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增強鍛煉身體的意識,培養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六、拓展延伸1、制作一份適合自己的合理的鍛煉計劃,然后全班交流。2、教師寄語:希望同學們從今天開始,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讓鍛煉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我們健康生活一輩子。【設計意圖: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包括鍛煉);從現在開始,養成愛鍛煉的好習慣,并付諸行動。】活動反思:本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是綜合“時、分、秒”和“統計”等知識展開的,通過本次活動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活動過程主要分四大部分:創設情境,引入活動:小組合作,統計結果;課內交流,展示成果;提出建議,統一認識。通過對同學們1天的鍛煉情況進行摸底、了解,鞏固了“經過時間的計算”“時分進率”方面的知識。同時讓學生經歷了數據收集的全過程, 既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和必要,又鞏固了“正”字統計、符號統計、統計表等方法。讓學生體驗獲得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增強鍛煉身體的意識,培養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使他們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包括鍛煉);從現在開始,養成愛鍛煉的好習慣,并付諸行動。教學資料包:資料鏈接:1、體育鍛煉的好處(1)有利于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是增強體質的最積極和有效的手段之一。(2)減低兒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機會。(3)可以減少過早進入衰老期的危險。(4)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復雜變化的判斷能力,并及時做出協調、準確、迅速的反應。(5)具有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6)舒展身心,有助安眠,使疲勞的身體得到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和工作中。(7)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8)體育鍛煉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2、每天鍛煉一小時好處大。知名骨科專家、南京鼓樓醫院邱勇教授說,人到中年以后身體素質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青少年時代的體育鍛煉情況,少年時愛好運動的人,身體素質基礎打得牢,到中老年后患心腦血管病的幾率就低。學生每天進行體育鍛煉一小時,對骨骼的成長很有利,臨床發現,喜愛運動的孩子個子普遍長得高,動作也敏捷。運動還可以消除精神疲勞,讓大腦保持清醒,提高學習效率,每天一小時的鍛煉可以說是“磨刀不誤砍柴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非常值得提倡。中小學生心理衛生保健專家徐蘋說,億萬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其實是造成一種氛圍,讓全社會都關注青少年學生學習負擔太重、重視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孩子每天鍛煉一小時,除了對身體體格茁壯成長有好處外,對心理的健康成長也很重要,體育鍛煉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協作精神、競爭意識,因為運動多是群體性活動,每個人都要扮演一個角色,這為孩子們長大以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基礎。3、運動錦囊。(1)“小胖墩”多做耐力運動。對于“小胖墩”,要多做有氧運動、耐力運動。最好采用中低強度(即運動后心率為85-130次/分)、長時間(每次20分鐘以上)、身體移動性的運動方式進行鍛煉。這樣可以提高人體有氧代謝、分解脂肪、消耗熱能而達到減肥目的。步行:速度80-100米/分鐘,步行時間從每次30-40分鐘逐漸增加至60分鐘,時間安排在晚飯后。每天一次,每周五天。心率控制在85-110次/分鐘。這適合體質較弱的肥胖兒或中重度肥胖兒。體質較好、輕中度肥胖兒童可改為慢跑,每天20-30分鐘,每天一次,每周五天訓練。游泳:游泳是最理想的減肥運動,要求長時間慢速游,速度控制在10-20米/分鐘,每次60分鐘,時間最好安排在下午。此處方適合所有會游泳的肥胖兒。走樓梯:走樓梯是最便捷的減肥運動。每天登三層樓上下共20次,每周要有5天訓練。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鐘。此處方不適合中重度肥胖者,原因是過度肥胖者的關節難以承受因其體重造成的過大登樓沖擊力,而使關節易受損傷。騎自行車:速度180-200米/分鐘,每次騎20-30分鐘,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每周運動5天。要求心率達到90-100次/分鐘。同時每天可配合跳繩、踢毽1次。提醒:以上任何一個完整的運動過程都應由熱身期(準備活動)、動力期(正式鍛煉)和結束期(放松活動)三部分組成。準備活動一般為5-10分鐘,放松活動大約3-5分鐘。只有堅持不懈、科學地適量運動,同時配合合理的飲食,建立良好的作息規律,才能有效地控制兒童肥胖病的發生和發展。(2)“豆芽菜”調整運動能力。“豆芽菜”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在選擇項目時要講究科學性,開始應該以調整運動能力為主,包括平衡性、敏捷性、柔軟性和靈巧性的活動和運動,應多做擴胸、上臂提舉等動作,以促進胸肌發達和胸廓的展開,比如散步、慢跑、游泳、乒乓球、網球等運動。另外,體操也是一種極好的運動,可給人的胸廓和肢體帶來一定的沖擊力,有利于骨骼的健壯和胸圍的發育。“豆芽菜”體形的學生要少參加耐力性項目的運動,即不要做耗費體力太多的活動,如長跑、踢足球、打籃球等,因為這些運動消耗能量較多,不利于肌肉、骨骼的增長,也無法慢慢擴大胸廓。正確的做法是當青少年學生的體形、力量、速度得到改善,并隨年齡增長后,就可以參加其他大運動量的運動,如長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