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粵教版一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一、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在全面實施新課程過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研究。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二、情況分析“什么是科學”“怎樣做科學”諸如此類的問題,無法也不應該教給孩子們,而是讓他們在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與之交融的探究活動逐漸體驗和理解。因此,一年級上冊科學的主要功能是為六年的科學學習打基礎。粵教版科學一年級上冊教材由四個單元組成。重點培養學生認知與發現的能力,把這一能力作為本冊教材要培養的一級目標,同時兼顧對學生進行探究能力、科學知識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力求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全面、綜合的提升。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進入小學,新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們來說充滿了好奇和有趣,對學校、環境、老師、同學、課堂、學習、學校的要求都充滿了新鮮感。同時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真的很難!一年級上冊科學在小學六年科學學習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如果說他們在幼兒階段主要是通過“玩”來認識和了解科學的話,從現在起,他們進入的將是一門“課程”。課程的含義是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系統的設計,但絕不是說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興趣”,不再有孩子們的“個人看法”和“探索空間”。恰恰相反,好的科學課應該是屬于“兒童的科學”。三、教學目標1、從兒童的視野選擇教學內容,發生在兒童身邊的、喜聞樂見的、適合他們探究的事物和現象作為學習內容,以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動性,便于他們從原有意識和經驗出發,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展開研究。2、注重對能力和方法的指導,強調掌握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學生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并提高科學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教學內容本冊教材共四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認識大自然共四課:1、走進大自然;2、我有好奇心;3、我們來觀察;4、學會運用工具;第二單認識水果和蔬菜共3課:1、常見的水果和蔬菜;2、美味的水果;3、蔬菜長在哪里;第三單元我們的文具共三課:1、各種各樣的文具;2、鉛筆和彩筆;3、常見的尺子;第四單元四季共四課:1、涼爽的秋天;2、寒冷的冬天;3、溫暖的春天;4、炎熱的夏天。五、教材的重點、難點在觀察中除了讓學生經歷一系列科學方法,還需要讓學生對收集到的事實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進行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六、具體措施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7、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七、教學安排周次起止日期教學內容18.28-9.3始業教育(科學第一課)29.4-9.10第一單元:1.走進大自然39.11-9.17第一單元:2.我有好奇心49.18-9.24第一單元:3.我們來觀察59.25-10.1第一單元:4.學會運用工具610.2-10.8國慶節放假710.9-10.15機動810.16-10.22第二單元:5.常見的水果和蔬菜910.23-10.29第二單元:6.美味的水果1010.30-11.5第二單元7.蔬菜長在哪里1111.6-11.12機動1211.13-11.19第三單元:8.各種各樣的文具1311.20-11.26第三單元:9.鉛筆和彩筆1411.27-12.3第三單元:10.常見的尺子1512.4-12.10機動1612.11-12.17第四單元:11.涼爽的秋天1712.18-12.24第四單元:12.寒冷的冬天1812.25-12.31第四單元:13.溫暖的春天191.1-1.7第四單元:14.炎熱的夏天201.8-1.14機動211. 15-1.21總結評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