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3.4 正比例的意義 ppt課件.pptx
正比例的意義情境導入探究新知課堂小結課后作業正比例和反比例課堂練習3觀察有哪些量?寫出等量關系式?1.小剛坐火車2小時行了240千米。問題:平均每小時行了多少千米?有“時間”和“路程”兩個量叫已知量。怎么計算:2402=120(千米)關系式:路程時間=速度情境導入觀察有哪些量?寫出等量關系式?2.輸入360個字用了4分鐘。問題:平均每分鐘打了多少個字?有“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兩個量叫已知量。怎么計算:3604=90(個)關系式: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關系式: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路程時間=速度還有:總價數量=單價這些都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常見的數量關系式,各數量關系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數量與數量之間有關聯。居委會張阿姨負責小區水費的收繳工作,下面是她統計的某單元6戶人家的用水情況。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你能根據這個規律幫張阿姨把表填完整嗎?探究新知例3你能用式子表示你的發現嗎?=水費與用水量的比值就是說明單價是固定的量,即“單價不變”,我們通常就說“單價一定”。=單價(一定)通過觀察:=2.5單價那么哪個量不變?你能寫出關系式嗎?就是兩個量的比值固定不變。小明在乘車旅行的途中,根據汽車儀表盤記錄了下面的數據。根據我們發現的規律,在表中空白處填上適當的數。3603首先有兩個量,路程和時間。這兩個量的比值,表示的是速度。即=速度,而且比值“速度”是固定不變的!比值不變的情況下,一個量變大,另一個量也隨著變大,如果一個量變小,那另一個量也會隨著變小。我發現的規律:在水費和用水量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比的比值是一定的。在路程和時間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比的比值也是一定的。A直角三角形中,兩個銳角的度數B訂閱中國少年報的份數與總錢數C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定,它的底和高1.選擇:下面選項中,()成正比例。B課堂練習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每包書中冊數相同,包數和總冊數。()全班的學生人數一定,每組的人數和組數。()房間地面面積一定,房間里的人數和每人所占的面積。()和一定,加數和另一個加數。()成正比例,因為此題中,=每包的冊數(相同),所以成正比例。成正比例此題中,每組的人數組數=全班的學生人數(一定),每組人數與組數的乘積一定,所以不成正比例。不成正比例此題中,每人所占的面積房間里的人數=房間地面面積(一定),每人所占的面積與房間里的人數的乘積一定,所以不成正比例。不成正比例此題中,加數+加數=和(一定),所以也不是正比例。不成正比例3.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1)每袋大米的質量一定,大米的總質量和袋數。(2)一個人的身高和年齡。(3)寬不變,長方形的周長與長。(4)圓柱的高一定,體積和底面積。(5)長方形的長一定,周長和寬。(6)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7)正方形的邊長和周長。成正比例不成正比例不成正比例不成正比例不成正比例成正比例成正比例4.圓的面積與半徑成正比例嗎?圓的面積隨著半徑的變化而變化。圓的面積與半徑的比值不相等。圓的面積與半徑不成正比例。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隨著平行四邊形的高的變化而變化,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比值相等(是平行四邊形的底,底是6cm),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成正比例。5.下表中底是6cm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高相對應的數據,根據數據判斷它們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說明理由。6.下表中的x和y成正比例,請把表格補充完整。1.844.87.把表填完整,你從中發現了什么?應付金額與所買郵票的數量成正比例嗎?成正比例2.43.244.85.66.4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一般方法。就是看這兩個變量的比值(也就是商)是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如果是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就不成正比例。課堂小結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課本:第46頁第1、3、4題課后作業1.從教材課后習題中選??;2.從課時練中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