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4.1.2 扇形統計圖(二) 教案.docx
4.1.2 扇形統計圖(二)u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6頁例2,第57頁課堂活動第2題及教科書第58頁練習十五第35題。u 教學提示:教學例2時,要突出扇形統計圖的應用,引導學生根據扇形統計圖提供的信息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引導學生根據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認真觀察統計圖,全面獲取統計圖提供的信息,并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選取其中有用的信息,為問題解決提供條件。其次,解決問題時要充分利用前面已掌握的百分數的意義和用百分數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等舊知識,一方面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促進扇形統計圖與百分數的聯系。再次,解決問題包括后面“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任務的完成,教師只作必要的提示,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去完成,讓學生切實經歷應用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的過程。另外,解決問題時注意引導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內表示荒山面積、耕地面積、森林面積、果園面積,其他用地面積分別與相應總面積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認識到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讓他們再一次感受到扇形統計圖的優越性。u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聯系生活情境進一步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會根據扇形統計圖前后的變化獲取相關的數據和有用的信息。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扇形統計圖的簡單對比分析,培養統計素養;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進一步認識到數學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據對決策的作用,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u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進一步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會根據扇形統計圖前后的變化獲取相關的數據和有用的信息。教學難點:會根據扇形統計圖前后的變化進行對比分析。u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準備:收集整理的信息卡等 u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教師:扇形統計圖有什么特點呢?教師:今天我們將在以前學習知識的基礎上來進一步研究扇形統計圖。【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既喚起了學生對上節課所學知識的記憶,又為學習本節課知識做好鋪墊。】(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2(1)先后出示兩個統計圖。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統計圖。問:從這幅圖中我們能獲得哪些信息?這些都是什么時候的數據?然后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統計圖。問:從這幅圖中我們又能獲得哪些信息?這些又是什么時候的數據?耕地、森林、果園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沒有改造的荒山還有多少平方千米?請你們算一算。將兩幅圖放在一塊觀察。問:看了這兩幅扇形統計圖,你想說些什么?看看誰的發現最多,最有價值。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部交流自己的發現(“退耕還林”前與2011年底相比土地的變化情況)。小組匯報,師生共同訂正點評。【設計意圖:上節課學生已經學過扇形統計圖的有關知識,已經能夠初步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因此進行這部分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運用遷移規律,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并進行合理引導,學習新知識。】(2)進一步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問:剛才同學們在小組內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發現,現在哪位同學能代表你們小組進行發言?請一兩位同學相互補充,找到統計圖中發生變化的項目。小結:對比兩幅扇形統計圖,同學們強調最多的是有許多項目發生了變化。有沒有沒發生變化的量呢?也就是兩個圓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總面積。教師引導:結合我們的發現思考:森林面積的增加與荒山面積的減少會給這個村莊帶來怎樣的變化?如果你是村委會的領導面對2011年底的統計圖你又會作哪些思考?(3)根據扇形統計圖解決問題。教師:觀察扇形統計圖,你還能提出并解決哪些數學問題?學生先獨立思考并解答,教師巡視找出典型的問題并進行解析。【設計意圖:通過問題解決,激發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組間合作,在自主探索的同時能積極地與他人交流,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2.教學課堂活動出示教材第57頁課堂活動第3題情景圖。剛才我們分析的兩個扇形統計圖的圓都代表相同的含義靠山村土地總面積,現在大家再仔細看一下這兩個扇形統計圖的兩個園所代表的含義分別是什么?仔細觀察這些統計圖,你有哪些發現?學生觀察情景圖,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引導:重點分析由靠山村聯想到中國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國情。問:面對我國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會做哪些思考?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回報,師生共同訂正。【設計意圖:通過課堂活動的教學,進一步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的精神,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同時能積極地與他人交流,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所學知識。】(三)鞏固新知完成教材第58頁練習十五第3題,(1)從兩幅統計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2)算一算:從2002年到2012年,工業用地、居住用地、綠化用地分別增加或減少了多少平方千米?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抽幾個學生上臺板演,集體評議。(3)議一議:你對這種變化有什么看法?這些練習題都具有較大的開放性,教學中應盡量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索,根據自己對統計圖提供的信息的理解去提出并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扇形統計圖提供的信息作認真的分析,并根據其有用信息提出和解決問題,由此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獨立完成教材第58頁練習十五第4、5題,完成后教師抽部分學的回報展示,小組間交流。(四)達標反饋1.下面是新興小學一年級與五年級學生作息時間的安排統計圖。(1)你能從上面的統計圖中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寫5條)(2)看圖比較一年級與五年級學生的作息時間安排有哪些不同?2.我國國土總面積是960萬平方千米。如右圖是我國地形分布情況統計圖,請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1)我國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之幾?(2)各類地形中,什么地形面積最大?什么最小?(3)請算出各類地形的實際面積,填入下表。答案:1.(1)答案不唯一,例如:一年級學生的睡眠時間占46%,五年級學生的睡眠時間占43%,(2)答案不唯一,例如:一年級學生的校內外活動時間占25%,五年級學生的校內外活動時間占16%,2.(1)33% (2)山地 高原(五)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數學知識?經歷一系列的統計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數學內容,進行交流反饋,并和同伴說說學習心得體會。小組內互評一下,小組間互評一下。【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在掌握了新知識后,通過生活化的練習,既激發了學生的練習興趣,又能進一步鞏固扇形統計圖的相關知識。】(六)布置作業1.聰聰家2015年10月支出情況統計如下圖。聰聰家2015年10月的總支出是3600元。請你回答問題。(1)這個月哪項支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2)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購買衣物支出了多少元?(3)購買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幾?少支出了多少元?2.下面是南村和北村兩個村的人員情況統計圖。(1)你能從上面的統計圖中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寫2條)(2)看圖比較南村與北村的人員分布情況有哪些不同?答案:1.(1)伙食支出最多 1260 (2)900 720 (3)5% 180元2.(1)答案不唯一,例如:南村的務農人員占全村的75.7%,(2)答案不唯一,例如:南村的科技人員占全村的16.7%,北村的科技人員占全村的7.6%u 板書設計扇形統計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