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7.3簡單的統計活動 教案.docx
7.3 簡單的統計活動n 教學內容教材97頁第13題n 教學提示簡單的統計活動復習時要多創設生活情境,圍繞學生熟悉的主題展開學習:在練習設計上由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問題,增強學生的自主參與性,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的過程,從而感受到統計圖在日常生活的廣泛應用,體會生活中數學思想的重要性。 n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經歷數據整理過程,通過自主性學習,學會制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并學會分析條形統計圖,能從中獲數學信息。過程與方法1. 學會用畫“正”字、“數一數”等方法進行數據的統計。2. 學會用統計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有條理思考的習慣以及應用意識,體驗與同伴合作探索的快樂和樂趣。n 重點、難點重點 經歷數據整理過程,通過自主性學習,學會制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并學會分析條形統計圖,能從中獲數學信息。難點 學會用統計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n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13題教學課件、統計活動復習教學課件學生準備:白紙、鉛筆以及統計活動的相關知識n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同學們,你對簡單的統計活動還有哪些印象,老師給你們三個選擇,喜歡、不喜歡或等了解后在發表意見。師:老師現在要知識每種情況的人數,你有什么好方法?統計的結果怎么表示呢?今天我們復習簡單的統計活動。設計意圖: 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用問題及其學生的好奇,用選擇滲透統計意識。(二)探究新知:1.知識梳理師:對簡單的統計活動知識,你還有哪些印象,現在同桌同學說說,一會小組匯報。(預設)生1:統計的方法有畫“正“字,“數一數”,一個一個劃掉的方法。生2:統計結果可以用統計表表示,也可以用條形統計圖表示。生3:從統計圖表中可以讀出許多數學信息。設計意圖: 在回顧中梳理簡單的統計所學的數學知識,滲透統計意識和統計思想。2.精題點練(1)(課件出示)教材97頁第13題。師:統計數據個數的時候,你有什么好方法?(生會說畫“正”字、數一數等)師:統計21名同學出生月份的時候,統計的對象是什么?你能找出來嗎?引導學生得出:一年的12個月是統計的對象,并進行初次統計。師:對出生月份個數統計的時候,你用是哪種統計方法?師:同學們,誰還有其它的統計方法?比畫“正”字和數一數的方法更不容易出錯?引導學生得出按月份逐一劃掉的方法簡單又準確。師:完成教材統計表,并回答問題。設計意圖: 在實際統計中體驗按月份逐一劃掉的方法既簡單又準確,體驗統計方法的多樣性。(三)鞏固新知:1.教材100-102頁第19題。設計意圖: 經歷完整的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既有對統計方法的回顧,又有對統計結果呈現形式的復習,在回顧和復習中整理簡單的統計活動過程、隱含的統計思想和方法。(四)達標反饋1. 下面是學校體育室里各種球的個數統計,結合下面的信息完成統計表(1)足球的個數比籃球多5個。(2)羽毛球的個數比足球和籃球的總個數少3個。(3)乒乓球的個數是排球個數的6倍。(4)網球的個數是其他球類個數的總和。2.奔月路口每分鐘車流量統計如下:(1)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整理,并填入下表。奔月路口每分鐘車流量統計表車輛種類大汽車中巴車小汽車摩托車合計數量(輛)(2)根據整理的結果,完成下面的統計圖。大巴 中巴 小汽車 摩托車(3)1分鐘內,通過的( )車數量最多,( )車數量最少。答案:1. 11 8 54 882.(1)4 6 9 4(2)(3)小汽車 大巴和摩托車(五)課堂小結師:復習了簡單的統計活動后,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困惑嗎?設計意圖:回顧式課堂教學小結,提醒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檢索并篩選自己的困惑,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自主發展。(六)布置作業1下面是某小學數學組教師年齡記錄。37 32 24 28 34 23 41 20 42 48 34 40 46 37 38 37 (1)根據以上數據填寫下面的統計表。歲數20-2930-3940-49合計人數(2)根據統計結果畫出統計圖。某小學數學組教師年齡統計圖(3)教師年齡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歲,他們相差( )歲。(4)年齡在( )范圍內的人數最多。2.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1)把統計表補充完整。(2)一共調查了多少人?(3)完成下面的統計圖。三年級同學最喜歡的課外活動統計圖3. 周明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結果如下,用統計圖表示上面的數據。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統計圖(1)把統計圖補充完整,從統計圖匯總可以看出,紅紅調查了()名同學。(2)最喜歡吃( )的人最多,最喜歡吃( )的人最少。(3)根據上面的數據,自己提出一個問題,并解答。4.下面是用畫“正”字的方法統計的二年級課外興趣小組人數情況: 數學組:作文組:美術組:樂器組:(1)把統計的數據填在統計表中。組別數學組作文組美術組樂器組人數(2)把上面的數據用不同的顏色在下圖中表示出來。二年級課外興趣小組人數統計圖答案:1.(1)4 7 5 16(2) 某小學數學組教師年齡統計圖(3)20 46 26(4)30-392.(1)11 10 13 13(2)10+11+13+13=47(人)(3) 三年級同學最喜歡的課外活動統計圖3.(1)25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統計圖(2)草莓 桃子 (3)略4.(1)5 9 10 7(2)二年級課外興趣小組人數統計圖n 板書設計簡單的統計活動條形統計圖可以直觀讀出每種事物數量的多少。統 統計方法:畫“正”字、數一數計統計結果的描述可以是統計表,也可以是統計圖。n 教學資料包教學精彩片段經歷數據統計過程教學片斷師:今天我們進行一項近視原因的調查。你認為影響近視的因素有哪些?(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師:下面我們就調查一下我們班同學平均每天看電視時間的情況。先在小組內完成統計表,再填寫在班級的統計表中。學生搜集數據并整理填寫。三年級1班第( )小組看電視情況統計表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1小時以內1-2小時2-3小時3小時以上畫“正”字統計人數師:觀察統計表,如果要描述看電視所用時間的情況,選用哪種統計圖比較合適?為什么?請將統計圖補充完整。師:觀察、分析統計圖,你能說明一下近視是否與看電視有關嗎?師:做完這個統計表,你想對班里的同學說點什么?師:想一想,近視除了跟看電視有關,還與哪些因素有關?課下調查班里患近視的同學,完成統計表。師生小結:回想一下,在進行一項統計活動時,一般要經過哪幾個主要步驟?(板書:確定主題,設計調查表搜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分析數據作出決策)設計意圖:通過完成統計實例,讓學生體驗完成一項統計活動一般要經歷“確定主題,設計調查表搜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分析數據作出決策”等環節,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教學資源我國常用的統計調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統計報表制度,是國家統計系統和各業務部門為了定期取得系統的、全面的基本統計資料,按一定的要求和表式自上而下統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統計資料的一種統計調查方法.統計報表要以一定的原始記錄為基礎,按照統一的表式、統一的指標、統一的報送時間和報送程序進行填報.(2)普查,是一種專門組織的、對全體調查對象普遍進行的一次性的全面統計調查.它通過逐個調查一定時點上或一定時期內的社會經濟現象的情況,全面、系統地收集整理和提供反映國情、國力情況的統計數據.(3)抽樣調查,也稱樣本調查,是非全面調查中的一種重要方法,它是按一定程序從所研究對象的全體(總體)中抽取一部分樣本進行調查,獲取數據,并以此對總體的一定目標量(參數)作出推斷.(4)重點調查,是在全體調查對象中整群選擇一部分重點單位進行調查,以取得統計數據的一種非全面調查方法.這些重點單位雖然為數不多,但其標志總量在整個總體的標志總量中占較大比重,因而對這部分重點單位進行調查所取得的統計數據能夠反映總體的基本情況.(5)典型調查,是一種比較靈活的非全面調查,它是根據調查目的和任務,通過對調查對象的初步分析,有意識地選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一般來說,典型調查不在于取得現象的總體數據,而在于了解與統計數據有關的生動的具體情況,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6)科學推算,是利用已有相關資料或通過有關非全面調查取得的總體中的一小部分個體的有關資料為基礎,根據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發展趨勢對某些統計指標進行科學測算的方法.在運用科學推算方法時必須注意兩點,一是必須在各種調查取得豐富數據的基礎上進行,二是必須注意分析事物發展的動向和規律,避免理論值和實際值的嚴重背離.我國未來統計調查方法改革的目標模式是: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的抽樣調查為主體,同時輔之以重點調查、科學推算和有限的全面報表綜合運用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資料鏈接常用的統計方法有哪些?統計分析方法從根本上說有兩大類,一是邏輯思維方法,二是數量關系分析方法。 邏輯思維方法是指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方法。統計分析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唯物辯證法對于事物的認識要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從偶然到必然,從現象到本質。堅持辨證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從事物的發展變化中觀察問題,從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中來分析問題,對統計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數量關系分析方法是運用統計學中論述的方法對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表現,包括社會經濟現象的規模、水平、速度、結構比例、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分析的方法。如對比分析法、平均和變異分析法、綜合評價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動態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相關分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