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 5.8 練習課 教案.docx
5.8 練習課u 教學內容知識點:名數互化。教材第6162頁,練習十六4,5,6,7,8,9,10。u 教學提示第46題是名數互化,第7題是比較兩個名稱不相同的名數,必須先統一單位后才便于比較,第810題是生活情境中的名數互化,有一定的綜合性。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會正確進行名數之間的互化。(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過程與方法:經歷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體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情感與態度:在學習活動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u 重點、難點重點會正確進行名數互化并利用這一知識熟練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難點會正確進行名數互化并利用這一知識熟練解決生活中的問題。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練習本;草稿本。u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一個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該用什么什么方法計算?就是小數點向哪個方向移動幾位?(2)如果把一個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該用什么什么方法計算?那么小數點該向哪個方向移動幾位?設計意圖:學生回憶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二)基本練習:1.教材第61頁,練習十六,第4題。組織學生獨立完成,并在小組中交流轉化過程,說一說改寫的方法。教師分別指名說一說。2.教材第62頁,練習十六,第7題。教師:要比較數據的大小,必須統一計量單位。統一計量單位時,既可以改寫成較大的計量單位,也可以改寫成較小的計量單位。3.教材第62頁,練習十六,第8題。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說一說,然后集體匯報。4.教材第62頁,練習十六,第9題。組織學生根據題目要求獨立改寫數據,然后在小組中進行交流。5.教材第62頁,練習十六,第10題。引導學生弄清題意,再進行計算,對結果進行轉化。設計意圖:通過多種練習,讓學生牢固掌握名數之間的互化知識。(三)鞏固新知:1.教材第62頁,練習十六,第5題。老師與一名學生作示范后,同桌之間互相練習。2.教材第62頁,練習十六,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四)達標反饋習題:1.填一填。3千米75米( )千米 10米15厘米( )米5千克600克( )千克 4.6噸( )千克0.9米( )分米 7.25千米( )米2.把下列數據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4.75噸 4噸75千克 4070千克16.80元 16元8角5分 16.08元答案:1.3.075;10.15;5.6;4600;9;7250。2.4070千克4噸7千克4.75噸16.08元16.80元16元8角5分。(五)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六)布置作業第8課時:1.填空。350千克( )噸 4.2噸( )千克 5.05千克( )千克( )克 1.05千米( )米1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分米3毫米( )分米2.在里填上“”“”或“”。3.61米362厘米 1480米1.5千米285克0.234千克 532厘米5.3米5.369 0.5369 5369 536.93.按要求改寫數據。(1)一只老虎身長2.6米。(用分米作單位)(2)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用千米作單位)答案:1.0.35;4200;5,50;1050;1.5;5.03。2.;。3.26分米;8.84443千米。u 板書設計練習課略u 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動腦;另外還要加強教學組織能力,其中要注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氣氛;三是要注意教師語言的規范性,從而引導學生規范地使用數學語言。u 教學資料包資料鏈接牛頓忘記吃飯英國大物理學家牛頓有一次請朋友來家里吃飯,飯菜做好了,可朋友還沒到,他就進實驗室專心致志地做實驗去了。朋友來后找不著牛頓,因急于上班,就獨個兒把飯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雞骨頭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時,牛頓做完實驗,準備吃飯。但當他看見盒子里的雞骨頭時,顯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哈哈大笑地說:“我以為自己還沒吃飯呢,原來早就吃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