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 2.10 整理與復習(一) 教案.docx
2.10 整理與復習(一)u 教學內容知識點:本單元綜合整理。教材第2427頁,整理與復習1,2,3,4,練習七1,2,3,4,9,11,13。u 教學提示在整理與復習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回憶填寫整理復習表,再組織學生相互交流比較討論,再讓學生獨立修正、完善、整理復習表。讓學生從整體上清晰的再認識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并加深理解,掌握本單元知識。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整理與復習,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體驗學習整理知識的一種新方式表格法。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歸納、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養成自覺整理所學知識,反思學習過程中的收獲與問題的良好習慣。u 重點、難點重點讓學生體驗對本單元知識的有序整理,鞏固本單元知識。難點讓學生體驗對本單元知識的有序整理,掌握本單元知識。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練習本;草稿本。u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教師: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一起學習了第二單元乘除法的關系和乘法運算律。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與復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彌補我們學習中的一些不足。(板書課題:整理與復習一)設計意圖:明確學習方向,使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二)探究新知:課件出示為學生設計好的表格。本單元主要內容最大的收獲最感興趣的內容存在的問題教師: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種新的整理方法表格法。請同學們看這張表格里有4欄,內容分別是提出要求:(1)認真回憶本單元所學知識,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表。(2)填完以后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整理的內容,看看還有哪些需要補充、修改的地方。流程:A.學生獨自進行單元整理并填表。B.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并對自己的填表進行修改補充。C.組織學生全班交流。教師:哪位同學愿意把自己整理的表格展示給大家看看?在展示臺上出示學生的作品,組織學生評議。教師:你認為他對本單元知識的整理是否全面呢?有什么修改意見嗎?注意: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要求寫出關系式;乘法運算律,最好能用字母式子來表達。教師:通過回憶本單元知識,同學們還總結了自己在學習中的收獲與問題,你們有這么多的收獲,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設計意圖:利用表格整理,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整理的新方法,通過有序的整理,為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做好指導。(三)鞏固新知:1.教材第24頁,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2.教材第24頁,第2題。學生獨立計算,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再集體匯報。3.教材第24頁,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4.教材第24頁,第4題。學生獨立計算,小組交流討論,然后再集體匯報。(四)達標反饋習題:1.教材第25頁,練習七,第1題。2.教材第25頁,練習七,第2題。3.教材第25頁,練習七,第3題。答案:1.28,420;43,12。2.42;2;25,17;2。3.四個小隊一共植樹多少棵?15124720(棵)(五)課堂小結今天的學習你都有些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六)布置作業第6課時:1.教材第25頁,練習七,第4題。2.教材第26頁,練習七,第9題。3.教材第27頁,練習七,第11題。4.教材第27頁,練習七,第13題。答案:1.120;4635;150;600;4554;130。2.11;35;290;806;16;367。3.(9550)5725(元);956504770(元)。4.30012200588236072(元)。u 板書設計整理復習(一)本單元主要內容最大的收獲最感興趣的內容存在的問題u 教學反思加強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促進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注意體現算法多樣化、個性化的數學課程改革精神,培養學生靈活、合理選擇算法的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運算律的運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對于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運算律的運用也為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供了極好的機會。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探究、嘗試,讓學生交流、質疑。相應地,老師也應發揮主導作用,當學生探究時,仔細觀察,認真揣摩學生的思路,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啟發。u 教學資料包說課設計:乘除法的關系和乘法運算律整理與復習說課稿興文縣古宋二校:丁富強(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與作用:乘除法的關系和乘法運算律的整理與復習是九年義務教育西師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24頁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次課是對這一部分內容的一個小結,乘除法的關系和乘法運算律是小學數學中簡便計算的根據,也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的基礎。(2)學情分析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采用讓學生實踐操作的學習方法,體現出玩中學、學中玩、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讓學生通過動腦、動口、動手來親身經歷“做數學”的過程,并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達到復習提高的目的。(3)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復習鞏固用乘法的運算定律及字母表示公式,能夠在看到一個算式找到它與運算定律的聯系并找到解決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目標:進一步提高學生觀察及理解力,同時提高學生解答簡便運算題的能力。為學生以后學習簡便運算打下基礎。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觀察、討論,交流,能將公式靈活運用到解題過程中,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4)重點、難點重點:復習乘除法的關系,乘法運算律及簡便計算,確定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難點: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教法、學法教法:采用了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我精心設計誘導學生思考、比較、歸納,鼓勵學生交流,并讓學生運用知識去大膽創新。學法: 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我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6)說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復習課前讓學生出口算題,讓全班同學做。(教師出題):425,8125,825,425。【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我利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形式,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從學生所熟悉的題出發,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課的復習奠定基礎】(二)自主探索,整理歸納讓學生先回顧、梳理、反思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并討論交流本單元自已學到了那些知識。然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表。(出示為每組設計好的表格)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整理的內容。(老師提示:不要求全面,不是把全部內容都要寫一來,整理出一個內容也可以,但要舉出例子,我們全班同學的結論匯聚到一起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教師巡視。并進行引導。 小組1:總結出:因數因數=積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商 = 被除數 除數被除數 商 除數 (被除數 商 除數+余數)除數被除數商師:誰還有補充?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收獲。并補充: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讓學生完成教材24頁第1、2題。問:誰能說說你的答案?并告訴大家自己是怎么想的?老師強調:找準了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可以幫助我們對乘除法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進行檢驗。讓學生邊總結邊練習。小組2:乘法的交換律(ab =ba,或者abc =acb)并讓學生把自己舉的例子展示給大家看看?師:誰還有補充?讓學生再次交流。小組3:乘法的結合律:(ab)c =a(bc)也讓學生把自己舉的例子展示給大家看看?師:誰還有補充?(可讓學生用文字再描述一次)小組4:乘法的分配律:(a +b)c=ac +bcac +bc =(a +b)c 還可以推廣到:(a -b)c =ac - bc;ac -bc =(a -b)c讓學生把自己舉的例子展示給大家看看?老師引導并讓學生觀察、討論交流自己在做題時應該怎樣做:教師提示,讓學生總結。得出(先要認真觀察題,其次要認真思考用什么方法,最后開始做題。一、看;二、想;三、做。)讓學生完成教材24頁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的同時請學生給大家講。然后同學補充。【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學、學后交流合作,整理復習。】(三)深化整理,鞏固練習25374 827125 72352835 25(403) 42102 5799 老師強調:通過同學們的努力,我們知道了靈活的掌握好運算定律可以幫助我們進行簡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運算速度。【設計意圖:一是讓學生對所復習的知識起到加深和鞏固的作用;二是注重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歸納總結,提高認識。通過回憶本單元知識,同學們還反思了自己在學習中的收獲與問題,你們有這么多的收獲,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同學們,你新的收獲能與大家分享一下嗎?(讓學生課后在小組內交流分享)【設計意圖:一、讓學生再次回顧復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二、一節課最后總結是很必要的,主要總結思路是:自己學了什么?幫助學生梳理所整理的知識。三是、做到了課內向課外延伸。】(五)說板書本節課的板書直觀明了,便于學生整理學習。最后是我說課的反思總結:縱觀全課設計,我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貫穿始終,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復習整理,體會到整理知識的好處,感受到簡算的優越性,使本節課既達到了整理復習的目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合理、靈活地運用簡便算法的能力。為以后學習小數的簡算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