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九單元 9.3 圖形的認識 教案.docx
9.3 圖形的認識u 教學內容教材第101102頁,圖形的認識,第9,10,11,12題,教材第104105頁,練習二十六10,11,12。知識點: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高的畫法,確定位置(用數對表示)。u 教學提示復習圖形時,要把幾種圖串起來,在比較中去認識各自的特征,溝通圖形之間的關系。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會用數對表示。(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實踐能力。(3)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實踐能力。過程與方法:經歷空間與幾何知識的整理運用過程,體驗應用知識歸納概括的方法。情感與態度:溝通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u 重點、難點重點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高的畫法。難點掌握三角形的分類和內角和知識。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練習本;草稿本。u 教學過程(一)復習三角形的知識:1.教師投影出示一個三角形。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三角形的知識,大家知道哪些知識呢?2.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議論,相互說一說。3.出示教材第101頁,第10題。在下表中的空格內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有3 個銳角只有2 個銳角有1 個直角3 條邊都相等有2 條邊相等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完成,并相互交流。4.出示教材第101頁,第9題。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后再指名匯報。學生對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設計意圖:通過對三角形特征的整體比較,加深對三角形分類的理解和對特征知識的運用。(二)復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知識:出示教材第101頁,第11題。在下表中適當的空格內畫“”,再議一議這幾種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然后匯報。兩組對邊分別相等四邊相等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有4 個直角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掃清學生之前遺留的知識障礙。(三)復習確定位置:出示教材第102頁,第12題。(1)小紅家的位置在圖中是第( )列第( )行,用數對表示是( , )。(2)科技館的位置在(6,3),請在右圖中用點表示出來。(3)如果圖中每格的邊長代表500m。小紅每分行80m,她從家出發到科技館要行多少時間?組織學獨立在書本上嘗試解決,然后匯報。設計意圖:通過對數對知識的復習,加強確定位置知識的掌握。(四)課堂小結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第3課時:1.教材第104頁,練習二十六,第10題。2.教材第104頁,練習二十六,第11題。3.教材第105頁,練習二十六,第12題。答案:1.略2.(1)(2)3.;u 板書設計圖形的認識u 教學反思在這節的教學中,我覺得應該重視讓學生多從事一些動手操作、觀察、想象等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一些現實的、有意義的并有一定挑戰的學習材料,開展數學交流活動,引導他們在做數學的活動中獲得幾何圖形的知識和技能,豐富學生進行形象思維的材料。復習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系統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靈活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我們應該注意下面兩個方面:第一,加強基礎,提高學生學習幾何圖形的能力和發展智力;第二,既全面復習,又有突出重點,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u 教學資源包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范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練習法:練習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培養各種學習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的實踐活動。實驗法: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操作,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并從觀察這些變化中獲得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學學科常用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