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 7.5 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2 教案.docx
7.5 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2u 教學內容知識點: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教材第8386頁,例2,課堂活動2,練習二十三3,4,5,計算工具的演變。u 教學提示1加強題目的區分對比,如何能更好地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選擇簡便運算還是混合運算?2精心設計好題組的題目,讓學生在對比中理解算理。3在解決問題的情境中,加強簡便運算與混合運算的靈活應用。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合理、靈活地應用運算律進行小數加減法的一些簡便運算。過程與方法:在現實情景中,理解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律和性質對小數加減法同樣適用,感受運算律的普遍適用性。情感與態度:通過應用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u 重點、難點重點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并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難點合理、靈活地應用運算律進行小數加減法的一些簡便運算。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練習本;草稿本。u 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的加減和混合運算,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小數加減混合運算,前面的練習同學們掌握得不錯,不知今天能否繼續發揚你們的優勢?下面來幾道口算試一試你們的“功力”。0.48.7 4.53.6 0.280.541.40.9 7.13.5 52.7設計意圖:復習簡單的小數加減運算,由淺入深,先激發學習興趣。(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83頁,例2情景圖。仔細觀察圖,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遇到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從中收集到哪些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2.學習計算方法。(1)怎樣才能知道應找回多少錢?板書:209.857.55(2)這個算式怎樣計算?3.全班匯報。板書:209.857.55 209.857.5510.157.55 20(9.857.55)2.6 2017.52.64.你喜歡那種計算方法? 第二種計算方法是怎樣計算的?你有什么發現?5.小結:說明整數減法性質同樣適用于小數減法。6.誰了說說小數連減法要注意什么?觀察數據特征,簡便運算,小數點對齊。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己運算,自己總結計算步驟,還學習主動權給學生,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和總結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三)鞏固新知:教材第84頁,課堂活動2。小組合作,集體交流。(四)達標反饋:習題:1.教材第85頁,練習二十三,第3題。2.教材第85頁,練習二十三,第4題。3.教材第85頁,練習二十三,第5題。答案:1.31.04元。2.(1)177.3元;(2)6.55元。3.345.8千米。(五)課堂小結: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設計意圖:學生自己總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而了解學生的真正收獲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六)布置作業:第5課時:1.計算。46.7-5.8+3.9 7.2-(4.3+1.8) 52.7+3.8-14.57.5+4.6+3.8 62.4-(28.9-17.8) 64.25-3.75-2.252.一段15米長的鐵絲,第一次用去2.83米,第二次用去1.17米。還剩多少米?3.課外閱讀:計算工具的演變。答案:1.44.8;1.1;42;15.9;51.3;58.25。2.11米。u 板書設計小數的簡便計算209.857.55 209.857.5510.157.55 20(9.857.55)2.6 2017.52.6u 教學反思一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重難點的落實:能做到三個正確(正確的運算順序、正確的計算方法、正確的書寫格式)和四個習慣(看清題目、想好算法、認真計算、自覺檢查);也能較合理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適時鞏固轉化等數學解題策略。二教學思路清晰,趣味性強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就要求我們為孩子的探索活動提供自我學習的機會。讓他們自我交流,自我發現,自我成長。三練習層次形式多樣、步步引導練習的設計多樣,由淺入深、逐步引入。這些練習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即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感知簡便運算在生活中的運用,數學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奧秘。個人認為需要反思的地方有這些:一目標反思計算正確率方面:在基本練習、鞏固練習中得到較好反映,但整體不快,速度不均,個別學生基本功不扎實。二教與學的反思1數學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層次練習、適度引導,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2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本節課將側重讓學生在自主練習中發現問題,在自覺總結中養成習慣,在自我反思中內化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相應的提高。u 教學資料包資料鏈接“算癡”史豐收史豐收是我國著名的速算發明家。他從11歲開始鉆研速算法,經過10年的努力,成功地打破了幾千年來四則混合運算的傳統計算法,創立了能夠不用計算工具、不列運算程序、從高位算起、一口報出正確答案的快速計算法,因而轟動海內外,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史豐收上學的時候,正逢“文革”開始,學校被迫停課,他無法上學讀書,便在家里埋頭鉆研速算法。由于家庭貧困買不起紙和筆,史豐收便在墻壁上練,用木棒在地上練,他甚至把被單上、自己身上、手背上都寫滿了數字,被別人誤認為“瘋子”。后來,學校恢復了上課,一天中午放學后,史豐收一回到家中就開始埋頭計算,忘記了吃飯。媽媽給他端來兩個饅頭,可是,小豐收一直沒顧得上吃。快到上學的時間了,媽媽催促他上學去,他這才停下筆,背上書包向外走去。媽媽到他房間一看,呆住了:兩個饅頭還放在盤內,上面寫滿了數字。原來,小豐收把吃飯的事忘了,將饅頭當成了稿紙了。還有一次,他和一個小伙伴在街上走著,嘴里默念著數字,手指還不停地掐算著。一位母親領著一個小女孩迎面而來,突然小女孩站住不動了,驚疑地看著史豐收,對媽媽說:“那個人怎么啦?好像是個神經病。”但史豐收一點也沒聽到小女孩的話,還沉浸在他的數字世界中。事后同伴告訴他,他忍不住大笑起來:“啊,我成了神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