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綜合實踐:發豆芽 教案.docx
綜合實踐:發豆芽u 教學內容教材第102頁發豆芽的內容和實踐活動內容。u 教材提示發豆芽是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圍繞“發豆芽”問題,教材將發豆芽的過程落實在四個具體的環節中:調查與收集。發制與記錄。整理與分析。拓展與應用。本節課是一項操作性較強的實踐活動課,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本節課的活動完成的時間相對較長,不可能完成在課堂上進行。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二,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自主完成發豆芽的過程。其三,教師還要提醒學生注意發豆芽過程的幾個環節,要求學生做好相關的觀察記錄。學生在活動中,要按步驟進行,注意按時觀察,做好記錄。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豆芽的生長過程,學會運用數學的方法記錄和描述豆芽的生長情況。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不同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活動,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調查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u 重點、難點重點通過活動,學會調查、分析資料,綜合運用統計圖表的知識探究問題,并學會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難點在具體情境中,正確解決實際問題。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收集相關資料,并先做一次實驗。設計記錄表格。課件、投影儀。學生準備:調查相關資料。黃豆、綠豆各100克,發豆芽的容器等。u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豆芽的生長過程嗎?自己發過豆芽嗎?想不想親自試一試。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發豆芽。板書課題:發豆芽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引起學生對發豆芽的興趣,激發學生對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為探究活動的做好鋪墊。(二)探究新知:1.課內活動討論步驟、分組分工、布置任務。(1)提問:在活動之前,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這次活動要做哪些準備工作?怎樣記錄發豆芽的過程?對記錄的數據如何進行分析?學生討論交流后反饋本次活動的步驟:調查收集、發制與記錄、整理與分析、拓展與應用2.學生分組(1)發豆芽要做的事情比較多,為了更好地完成這次綜合實踐活動,我們要分組進行,每小組6人,這6個人要分工協合,共同做好發豆芽的實驗。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由小組長進行分工。(2) 為了方便記錄,我們將豆芽統一放在教室里進行觀察,每天每組同學指定專人澆水、記錄豆芽生長情況。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發地在討論中了解活動的準備工作的各個要素,為后面的分組打下的基礎。使分組更具有針對性。3.布置任務(1)調查:調查市場上黃豆芽和綠豆芽的價格。根據發豆芽的步驟,請同學們課后先進行調查,了解黃豆、綠豆及豆芽的價格、營養成分及發豆芽的方法。(2)設計表格:請各小組的記錄員設計好記錄的表格。(3)準備物品:準備好黃豆、綠豆各100克,以及發豆芽的其他工具。4.課外活動發豆芽實驗(6天左右)各小組根據調查到的發豆芽的方法進行發豆芽實驗,具體做法如下:洗好豆子,用溫水浸泡,讓水慢慢冷卻。等帶子泡開了,把它們轉移到帶洞的容器里。把布打濕,保持潮濕蓋在豆子上。壓上重物。之后每隔半天打開濕布給豆子淋一次水,一定要淋透,讓水從下邊滲出去。再壓上重物,但不要翻動豆子。如此循環,直到豆芽長得夠長夠粗。每天對豆芽的生長情況進行管理、記錄。豆芽發制成功后,稱一下100克黃豆和100克綠豆各發了多少克的豆芽。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查找資料的基礎上,尋找方法親自動手實驗,培養學生查找資料和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三)鞏固新知:1.同學們在發豆芽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收獲吧?能說能大家聽聽嗎?學生自由發言,談發豆芽過程中的收獲。2.處理數據(1)請各小組把你們記錄的豆芽生長情況數據拿出來。(2)從剛才展示的這些數據中,能看清楚每小組發制的黃豆芽和綠豆芽的長勢情況嗎?(3)運用學過的什么數學知識能讓這些數據讓大家一目了然呢?(復式折線統計圖)(4)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教師給每小組發放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空白表格。請同學們根據本小組記錄的數據,設計圖例、橫軸和縱軸表示的數據等,然后再描點連線,制成統計圖。學生小組合作,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教師巡視指導。3分析數據(1)用投影儀展示各小組繪制的復式折線統計圖。(2)現在你們能清楚地看出各小組發制的黃豆芽和綠豆芽的長勢情況嗎?(3)比較分析:比較各小組發制的黃豆芽和綠豆芽長勢情況,分析哪一小組的豆芽長勢較好,哪一小組的豆芽長勢較差。(4)從各小組的統計圖中,你們還能看出什么?小結:統計圖表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和反思發豆芽過程中的成績與不足,有利于我們進行科學管理。4活動拓展(1)同學們調查了黃豆芽和綠豆芽的市場價格了嗎?請匯報一下。學生根據調查結果,舉手匯報。(2)你們的100克黃豆發了多少黃豆芽呀?100克綠豆呢?如果出售,能有多少盈利?計算一下。學生匯報100克黃豆和綠豆發制后的質量。各小組根據調查的市場黃豆芽和綠豆芽價格,計算黃豆芽所售的價錢和綠豆芽所售的價錢,再與所購黃豆和綠豆的價錢相比較,計算出盈利情況。各小組選派代表匯報。(3)如果分別制售10kg黃豆芽和綠豆芽,除去成本,大約各能盈利多少?學生再次計算,全班交流計算結果、匯報,達成共識。(四)達標反饋習題;1.填空。(1)發豆芽前要做的準備工作有:( )、( )、( )等。(2)發豆芽的步驟有:( )、( )、( )、( )。2.表是一位同學記錄的發豆芽記錄,請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時間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黃豆芽00.5cm1cm2cm3.5cm5.5cm9.5cm綠豆芽00.5cm1.5cm2.5cm4.5cm6cm10cm黃豆芽和綠豆芽發制過程統計圖3.如果1千克綠豆可發綠豆芽4.5千克,8千克綠豆可發綠豆芽多少千克?答案:1(1)了解發豆芽的方法 準備黃豆和綠豆 準備裝黃豆和綠豆的容器(2)洗好豆子,溫水浸泡 把豆子裝入容器里 用濕布子蓋好 壓上重物2.略3.4.5836(千克)(五)課堂小結通過發豆芽活動,你有哪些收獲?小結:掌握了發豆芽的步驟和方法;學會了查閱資料和市場調查的方法;會對發豆芽的數據進行整理,用復式折線統計圖來分析處理數據。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回憶整個實踐活動的過程,讓學生對實踐活動的過程和方法有一個完整的把握。形成一種學習技能。(六)布置作業1.課后進行一次土豆或芝麻油的市場調查。2.下面是文鋒家電2015年上半年彩電和冰箱的銷售情況統計圖。(1) 彩電( )月份的銷售量最高;冰箱( )月份的的銷售量最低。(2) 四月份冰箱的銷售是二月份的;五月份彩電銷售量是三月份的。(3)( )月份冰箱和彩電的銷售量最接近;( )月份兩種家電銷售量相差最大。答案:(1)1 4 (2) (3)3 5u 板書設計綜合實踐:發豆芽1調查與收集:調查豆芽的價格,發豆芽的方法等。2發制與記錄:發豆芽實驗,記錄實驗結果。3整理與分析:整理數據,制成復式折線統計圖,并分析圖中數據。u 教學反思發豆芽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本節課通過調查、實踐、操作、分析的方式的操作學習,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重大作用:一、在實際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調查和實踐能力。如讓學生調查了解黃豆、綠豆及豆芽的價格,了解發豆芽的方法等。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要查資料、做市場調查、問詢別人,這些過程都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實際調查能力。二、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于活動過程中的資料收集、發豆芽的操作等過程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學生通過自已親自動手調查、合作交流,成功地完成豆芽發芽實驗,并且在發豆芽的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都得到了提高。三、注重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力求讓學生獨自或小組合作整理數據,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而對于學生的課前收集資料指導不到位的情況,有的學生收集的資料不夠完整的情況,教師只作引導,主要還是讓學生去分析和解決。教學資源:根據統計圖中的信息,完成統計表,并繪制成折線統計圖。商業大廈2015年1-4季度羊毛衫、襯衫銷售情況統計表類別數量/件季度合計一二三四合計羊毛衫襯衫商業大廈2015年1-4季度羊毛衫、襯衫銷售情況統計圖答案:22400 5200 4800 5600 6800 10800 4000 1600 800 440011600 1200 3200 4800 2400圖略 資料鏈接:折線統計圖的知識與特點及作用以折線的上升或下降來表示統計數量的增減變化的統計圖,叫做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比較,折線統計圖不僅可以表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時間里的發展變化的情況。看起來很清楚,又方便。折線統計圖的主要特點易于顯示數據變化趨勢以及變化幅度,可以直觀地反映這種變化以及各組之間的差別。折線統計圖的作用是可以用來作股市的跌漲、房價的跌漲和統計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