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6.2復式折線統計圖 教案.docx
6.2 復式折線統計圖 u 教學內容教材第98-101頁“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和繪制方法”,課堂活動及練習二十七的相關內容。u 教材提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和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本節課在教學中,是通過中、美兩國19842012年夏季奧運會獲得獎牌數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初步掌握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復式折線圖是如何區別的,所以在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時應該如何進行操作。從認識中學習繪制方法。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組織引導學生去觀察、分析,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交流,掌握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學會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看懂復式折線統計圖,從統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體會數據的作用。初步學會制作復式折線統計圖。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觀察和思考的過程中,通過合作探究和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對數學問題的實際分析過程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預測生活現象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u 重點、難點重點認識復式折線統計圖,了解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難點掌握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制作方法,能根據數據的變化進行分析和預測。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投影儀學生準備:筆、直尺、網格紙等。u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回顧舊知。提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特點?怎樣繪制折線統計圖?特點:從折線統計圖上很容易看出數量的增減幅度或變化趨勢。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按照數據大小描出相對應的點,再用線段順次連接起來。2. 情境導入奧運會是一項世界性的體育競技盛會,自1984年夏季奧運會以來,我國已經連續經歷了8屆比賽。請看,這是中國與“金牌大戶”美國在這8屆比賽中,獲得金牌數的情況。(課件出示中國隊和美國隊獲得金牌數的情況單式統計表。)提問:分別觀察這兩張統計表,從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發現金牌數量有什么變化?學生通過觀察自由回答。追問:根據這兩張統計表,如果要對比兩國的金牌增減變化情況,你會選用哪種統計圖?(課件出示折線統計圖) 3.為了更好地對比兩國的金牌情況,我們可以把這兩個統計圖合并成一個統計圖,這樣就更利于比較了,(課件演示)這就是復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復式折線統計圖 設計意圖:通過對前一節內容的復習,并通過對比兩個國家的金牌情況的對比,從而得出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結論,為下面新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做好鋪墊;同時點明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喚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3:課件出示:19842012年夏季奧運會中國、美國金牌數統計表(1)這是關于什么內容的統計表?與我們前面的統計表有什么不同?(復式統計表,它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追問:同學們能從統計表中很快看出中美兩國獲得金牌數的變化情況嗎?學生回答:能看出這種變化,但是很麻煩。再追問:如果讓學們用折線統計圖把表中的信息畫出來,你準備怎樣繪制這張折線統計圖?方法一:我先畫美國獲得金牌數的折線圖,再畫中國獲得金牌數的折線圖。方法二:我在同一年份上分別找到中國、美國的金牌數的對應點,把中美兩國獲得金牌數畫在同一個折線統計圖中。質疑:你們感覺哪種方便、簡潔?學生回答:畫成一張的要好一些。設計意圖:在對比中,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以此來加強學生的認知能力。2.探究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的方法(1)請同學們先想一想復式折線統計圖應該怎樣畫,再在網格紙上用直尺嘗試著畫一畫。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后,動手實踐,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教師巡視指導。展示匯報。(2)想一想,我們在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匯報小結: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時,我們要在右上方標上圖例,圖例一般用虛實兩種線表示;如果是彩色的折線統計圖,我們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線來表示;描完點后,要按順序把各點連接起來。(3)請同學們把剛才繪制的復式折線統計圖中不完善的地方補充完整。(4)總結方法: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首先要寫上標題、圖例等;然后畫縱軸、橫軸,縱、橫都要有單位,按紙面的大小來確定用一定單位表示一定的數量;最后根據數量的多少,在縱、橫軸的恰當位置描出各點,然后把各點用線段順序連接起來。3.討論并交流,解決問題。(1)看圖說一說,你從這張復式折線統計圖中,了解到什么?學生先獨立觀察、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2)議一議:你認為復式折線統計圖有什么優點?匯報小結:復式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看出數量的大小、變化趨勢,還可以對不同的數量進行比較。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通知識的遷移,在探究中找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明確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學會讀懂復式條形統計圖。(三)鞏固新知:1.完成99頁課堂活動:課件出示99頁課堂活動中的統計圖表。(1)這是楊叔叔所在的餐館今年前10月的經營情況統計圖和統計表。請同學們觀看統計圖和統計表,然后想一想,營業額是什么意思?支出是什么意思?學生根據學生的理解回答,對回答不完整的或不正確的,教師補充更正。(2)請同學們根據上面的圖表,思考下面的問題,再和同學說一說。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指名匯報。2.完成101面練習二十七第3題:課件出示第3題的圖和文字(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復式折線統計圖,分析問題的答案。(2)學生找出問題的答案后,小組交流。同學間注意糾正別人不正確的地方。(3)各小組選派代表全班匯報。(四)達標反饋習題;1.學校氣象小組把某星期各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制成如圖的統計圖。(1)這個星期的最高氣溫從星期_____到星期_____保持不變。(2)星期_____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相差最大,星期_____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相差最小。(3)這個星期的日平均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得數保留一位小數)2.下面是某工廠20102013年一、二車間工業產值情況統計圖。請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1)( )年工業產值增長最快,( )年兩車間工業產值差距最大。(2)一車間2012年的工業產值比2011年增長( )萬元。(3)2013年,二車間工業產值比一車間少( )%。答案:1.(1)星期二 星期四 (2)星期四 星期六 (3)26.62.(1)2013 2013 (2)250月 (3)25 (五)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小結:1.學習了復式折線統計圖,掌握了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的方法。2.學會了從復式折線統計圖中獲取信息,解決問題,作出判斷。設計意圖:通過談收獲,讓學生回顧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繪制方法,進一步明確復式折線統計圖在生活中的運用。(六)布置作業1.完成練習二十七的第3、4題。2.課后請大家搜集生活中的復式折線統計圖,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它。3.下圖是某省2005-2013年公共汽車總數和出租車總數統計圖。某省2005-2013年公共汽車總數和出租車總數統計圖(1)公共汽車哪一個階段增長的速度最快?(2)2011年哪種車的總數多?(3)2013年公共汽車總數是出租車的幾分之幾?答案:(1)2011-2013年這個階段。 (2)出租車總數多。(3)50100=u 板書設計復式折線統計圖(1)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2)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3)讀懂復式折線統計圖u 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知識和繪制方法,使學生掌握和運用復式統計圖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一、以舊知為基礎,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把復式折線統計圖與所學的單式折線統計圖進行對比,以及觀察、操作、探究復式折線統計圖的制作方法,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征和適用范圍,從而使學生深切體會到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優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2、 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上節課的已有經驗,自己動手繪制復式折線統計圖,進一步體會復式折線統計圖的作用。復式折線統計圖的繪制方法要讓學生通過觀察而總結,特別是細節部分要分析講清,學生在繪制時,出現不完善的地方,如:圖例與實際畫的線顛倒了,全部用實線表示兩個量等。這些細節之處,提醒學生注意。(一)教學資源看圖表解決問題。年份數量/棵班級五(1)班五(2)班五(3)班五(4)班2012472832362013384235381.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繪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五年級學生2012-2013年植樹情況統計圖答案: 2. 把上圖繪制成復式折線統計圖。五年級學生2012-2013年植樹情況統計圖答案:(二)資料鏈接多種統計圖表統計圖的種類很多,如柱形圖、條形圖、折線圖、餅圖、散點圖等。柱形圖通常用于顯示某一項在某幾個特定的時間段內的數據變化的特征,或比較幾個項目在某幾個特定時間段內的差異。其特點是顯示的比較清晰、直觀,并能同時對比各個項目在特定時間內的差異。但對于單個項目來說各時間段的變化不是連續的,所以不能反映也項目的變化的明顯差異及變化規律。條形圖顯示了各個項目之間的比較情況,縱軸表示分類,橫軸表示值,它與柱形圖的功能及特點相似。折線圖主要顯示相同間隔內數據的連續變化情況。餅圖主要顯示數據系列的項目相對于項目總和的比例關系,也叫扇形統計圖。散點圖經常用于實驗中,比較實驗得到的結果與理論值之間的差異,并根據實驗誤差的特征曲線研究誤差的規律,得出實驗中研究對象主體和對象主體相關事物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