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4.1.2 分數加減法(二) 教案.docx
4.1.2 分數加減法(二) u 教學內容教材第62-64頁“用通分法來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課堂活動及練習十八的相關內容。u 教材提示有了分數加減法第一課的學習,學生初步明確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就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所以對于例2的教學,就簡單的多了。這節課的主要知識點還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但本節的重點在于尋找兩個加數的公分母。一般要以這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為公分母。最后要約分化成最簡分數。在教學中,要重點引導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過程,掌握運用求分母最小公倍數進行通分的方法。在課堂活動中,主要讓學生探索分數、小數、整數的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在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算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如何用通分的方法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探索理解計算分數、小數、整數的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歸納能力,以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情感和良好的計算習慣。 u 重點、難點重點探究并掌握用通分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難點理解分數、小數和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課件、投影儀等。學生準備:筆、稿紙等。u 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談話導入提問:誰能說一說,像“+ ”或“”這樣的分數加法如何計算?學生自由匯報:因為和分數單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們化成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以后,再相加減。2.揭示課題。上節課在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時,知道可以運用通分的方法,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后,再相加減。本節課,我們繼續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法。設計意圖:運用談話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并點明本節課學習內容,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二)探究新知:教學例2: + 1.課件出示: + (1)請同學們嘗試計算這道題。學生獨立計算。小組交流算法,并對同伴的算法進行評價。教師指名匯報,學生匯報預測:先通分,要把兩個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因為7和5的最小公倍數是35,所以把分母分成35。即: + = + =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 = + = 2.課件出示: (1)請同學們再嘗試計算這道題。學生獨立計算。和同伴交流算法,并互相比較各自算法的優缺點。反饋匯報:方法一:因為9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18,把通分后,變成,計算結果是。方法二:還可以這樣通分的,因為96=54,把和都化成分母是54的分數,即=。提問:這兩種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呢?學生自由選擇,并說明理由。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運用通分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體驗運用不同的形式進行通分的計算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歸納能力。3嘗試練習:完成“試一試”課件出示“試一試”中的三道題。(1)請同學們嘗試獨立計算這三道題。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并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指名匯報,集體訂正。4.歸納算法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嗎?學生思考歸納,再和同伴互相說一說。指名匯報。歸納結論: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能約分的要約分,化成最簡分數。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運用通分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體驗運用不同的形式進行通分的計算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歸納能力。(三)鞏固新知:1.課件出示問題:計算分數、小數、整數的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1)小組交流,說一說分數、小數、整數加減法的方法。(2)獨立尋找分數、小數、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通過小組交流,形成統一意見。(3)反饋匯報。相同點:運算順序相同,運算定義相同 。不同點:計算整數加減法時,相同數位對齊,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小數點對齊,計算分數加減法時,同分母的,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的,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2.計算61頁第2題,并分小組統計。(1)學生獨立完成計算。(2)指名匯報計算結果,集體訂正。(3)統計自己做對了多少道小題,并計算出做對的題占小題總數的幾分之幾。(4)統計出本小組計算全部正確的同學有多少人,占本小組人數的幾分之幾。3. 完成“練習十八”第9題。課件出示情境圖。(1)你從圖中了解哪些信息?學生自由舉手回答從圖中發現的數學信息。(2)獨立完成問題(1)。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3)獨立完成問題(2)。學生完成后,指名匯報。(4)完成問題(3)。學生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小組交流,在小組里說說自己提出的問題和解決的過程。各小組選派代表,全班匯報。(四)達標反饋習題;1.填空。2.計算。 3.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所覆蓋,太平洋大約占地球表面積的,大西洋大約占地球表面積的,太平洋的面積比大西洋的面積多占地球表面積的幾分之幾?答案;1. 2. 3.(五)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總結:1.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時,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2. 分數、小數和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運算順序相同,運算定義相同 。不同點:計算整數加減法時,相同數位對齊,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小數點對齊,計算分數加減法時,同分母的,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的,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設計意圖:通過小結的形式,主要是讓學生來回顧和梳理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出學習的難點的突破方法。使學生更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六)布置作業1.課堂完成練習十八的第6題。2.課后完成練習十八的第7、8兩題。3.填空。()()()4. 計算。 答案:3. 4. u 板書設計1 分數加減法加法:+=+= 減法: = =計算法則: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時,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u 教學反思本節課是在上節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繼續探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特點:1、 以學生為主體,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總結知識點。如通過例2的教學,學生通過計算交流匯報總結,歸納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在教學分數、小數和整數加減法的異同時,讓學生采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歸納總結出分數、小數和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2、 在教學中滲透統計思想。讓學生統計練習中,自己做對的題數和所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以及本小組計算全部正確的人數和占本小組人數的幾分之幾。在統計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了統計思想,又使教師了解了學生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掌握情況,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三、注重知識與方法的優化。如計算異分母分數減法的時候,學生回答出了兩種通分的方法,而通過讓學生討論并在說明理由的過程中,學生明確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為公分母,這樣計算時會比較簡便。u 教學資料包(1) 教學精彩片段一、師生談話,揭示課題1.回憶舊知。師:前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分數,(板書:分數)關于分數,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知識?2.提出問題。學生自由說一說學過的最簡分數師:現在,你們每個人想好一個自己喜歡的最簡分數。現在,誰來說一個?(學生說時教師及時板書)引導學生提出研究問題師:如果選擇這兩個分數,(圈出兩個能化成有限小數的異分母分數),這兩個分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學生回答:分母不相同。師:分母不同的分數,我們叫它異分母分數。對這兩個異分母分數,我們可以研究他們的什么關系呢?學生自由說。(可能有大小比較,和是多少,相差多少等)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板書:分數加減法設計意圖: 引入這個環節,教師創造性的處理了教材,改變了傳統的例題呈現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 數學資源體會奧數:比較的和與的和的大小。分析:先求兩個加法算式的和再比較大小,我們不妨把它們先變形,再相互比較。解:=因為 所以。(三)說課設計(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節課的教學是承前面學過的分數的意義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及約分,通分的基礎上并加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后的再深入學習。也是后面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分數乘除法運算的基礎。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本節課要引導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探究學習過程,掌握運用求分母最小公倍數進行通分的方法。在課堂活動中,主要讓學生探索分數、小數、整數的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引導和啟發,可以運用動手操作畫一畫的方法,引導學生順利地完成計算過程和方法的探究,掌握掌握學習的方法,為后面的進一步探究學習墊定基礎。 (2)學情分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知識,但是在學生在此前已經學習了整數加減、同分母分數加減,通分和約分的知識。而這些知識都是這節課探究和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本節教學中,教師只要通過引導學生結合分數的意義,理解分數單位不同的分數不能直接相加減,提醒學生要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從而為通分引路。而通分后的算式的計算對學習來說就不陌生了。而這里借助直觀教學是一個比較好的教學方法。(3)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在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算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如何用通分的方法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探索理解計算分數、小數、整數的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對知識的遷移、歸納能力,以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情感和良好的計算習慣。 (4) 重點、難點重點探究并掌握用通分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難點理解分數、小數和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5)教法、學法教法:引導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究用通分的方法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學法:自主探索式學習法和合作交流法。(6)說教學過程1.初步感知通過回憶上節課的內容,這既是復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知識,同時也是這節課的開端,并讓學生從中找出不一樣的學習內容,從而引入新課,并讓學生發現和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為后面的深入學習打下基礎。2.探索發現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讓學生自主地完成課本中的例2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并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在生生、師生的合作交流下,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通分從而完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同時,在這里教師對于通分的方法進行了優化,強調一般是用兩個分數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的道理,主要是使計算簡便。還用的就是強調最后的結果一定要化成最簡分數。從而完成了本節課的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學習任務。3.鞏固應用當完成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學習,形成了結論后,如何達到熟練地掌握,這就要做充分地練習。所以在本小節,借助課本上的課堂活動的練習,使學生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有一個熟練的練習過程,并在與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的對比中,更加明確其算理和算法的獨特性。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4. 歸納總結而對于課堂的尾聲,總是要對所學的知識做一個總結。在這里的總結要做到兩點,第一突出的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里的重點就是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及通分方法。第二要回顧與本節知識相關的知識點。如這里的分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的異同。這里比較和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輔助手段。也是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種方法。5.說板書1 分數加減法加法:+=+= 減法: = =計算法則: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時,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本節課的板書以學習的主要內容為主體,以規范地解答算式為主體,為學生做好示范和引領地作用。同時也把本節的知識要點,也就是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呈現在最后,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四)資料鏈接異分母分數計算結果中的規律一天晚上,爸爸發現小明在做分數加減法的練習,就對小明說:“其實很早已有分數的產生,古埃及、巴比倫、古希臘和古中國等各個文明古國的文化都記載了有關分數的知識。世上最早的分數研究出現于中國的九章算術,系統地討論了分數及其運算。”然后問小明:“你算一算,看看有什么發現?”= = =小明認真的算著,忽然叫起來,“啊!知道了,我發現這些分數的分母如果是連續的兩個自然數,分子都是1,那么計算結果的分母就是原來兩個加數的分母的乘積,分子是原來兩個加數的分母的和。分別等于:、。爸爸,如果分母不是連續的兩個自然數,還有這個規律嗎?如果這些計算換成減法是不是也有規律呢?”小明一連串問了兩個問題。爸爸高興地說:“那你舉幾個例子看看。”小明在練習本上寫下了兩個式子算起來。隨后小明高興地告訴爸爸:“您看,= = , ,我發現兩個分數的分母如果是互質數,分子是1,他們相加的和的分母是兩個加數分母相乘,分子是兩個加數分母相加;那減法也同樣,差的分母是被減數、減數分母相乘的積,分子是被減數和減數的分母相減的差。”爸爸說不錯,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