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數學第七單元7.1倍數和因數、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和方程 教案.docx
7.1 倍數和因數、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和方程 u 教學內容教材第103頁的倍數和因數,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第104頁的方程等內容和練習二十八中的相關內容。u 教材提示本節課的內容由一幅討論情境圖引入,在學生整體回顧的基礎上,完成五個模塊中的三個有關數與代數方面的內容模塊的學習:本節課的具體內容是:1. 倍數和因數復習和整理。2. 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的復習和整理。3. 方程的有關內容的復習和整理。在復習時,把這幾個版塊放在一節課進行復習,有利于學生溝通各部分之間聯系。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構建數與代數知識之間的聯系,整體把握本冊書中數與代數的知識。u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對本冊書中數與代數知識的整理和復習,溝通知識的相互聯系,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識的方法,養成自覺整理知識的好習慣。 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復習、歸納,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倍數和因數的概念;加深對分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在理解解方程方法的基礎上,掌握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整理與復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u 重點、難點重點進一步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概念,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分數加減法的方法,會解方程,能用方程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難點運用所學數與代數知識解決問題,形成數與代數的知識網絡。u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稿紙u 教學過程(一)談話新課導入:1.出示103頁學生討論主題圖:請同學們參照這個圖中的提示,獨立回憶一下這個學期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再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學生自由地交流學習的內容,最后集體匯報。爭取做到全面而詳細。2.這節課我們就對其中的倍數和因數、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和方程的知識進行系統地整理與復習。板書:倍數和因數、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和方程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本學期所學的主要知識,先對知識作一個整體把握。(二)探究新知:復習“倍數與因數”1提問:在倍數與因數這一節里,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2.指名匯報:倍數和因數的定義、2,3,5的倍數的特征、合數和質數、公因數和公倍數,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3.誰能舉例說一說什么是倍數?什么是因數?學生舉例匯報。追問:什么是公因數和公倍數?什么是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學生交流匯報:幾個數公有的因數叫公因數,其中最大的公因數叫最大公因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公倍數,其中最小的公倍數叫最小公倍數。4.鞏固練習:完成103頁第1題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名匯報,集體訂正。5.誰能說一說2,3,5的倍數有什么特征?學生匯報: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一個數,如果各個數位上的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個位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6.舉例說明什么是質數?什么是合數?指名匯報,總結質數和合數的定義。7.鞏固練習:完成106頁第1題。(1)學生填空,教師巡視。(2)指名匯報填寫結果,集體訂正。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導,讓學生在集體討論中互相點化來復習和回憶已學過的知識,并在練習中加以鞏固和訂正,學生能更系統的回憶倍數和因數的知識。復習“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1.什么叫分數?什么叫分數單位?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先獨立思考,再匯報交流。學生匯報總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表示其中1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2. 追問: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請舉例說明。(1)學生回顧分數的基本性質,并和同伴互相說一說自己所舉的例子。(2)指名匯報。3.舉例說明什么是約分?什么是通分?(1)學生舉例后同伴互相說一說自己舉的例子。(2)反饋匯報:把一個分數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小的分數的過程是約分;把幾個分母不同的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數的過程是通分。4.提問:分數與小數如何互化?(1)先獨立思考,然后與同伴互相交流互化的訪求。(2)指名匯報:分數化成小數,用分子除以分母。小數化成分數時,根據小數的位數把小數化成分母是10、100的分數,再化簡。(3)鞏固練習:獨立完成103頁第3題。學生填空,教師巡視。指名匯報,集體訂正。5.請同學們舉例說明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1)思考回憶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嘗試舉例。(2)小組討論,歸納小結: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按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方法計算。(3)鞏固練習:完成103頁第4題。學生計算,教師巡視。指名匯報,訂正學生計算中的錯誤。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問題的討論中,通過舉例說明的形式,讓學生直正的活學活用新知識。對分數的意義和分數的加減法的理解和運用的更靈活。復習“方程”1.提問:用字母表示數是什么意思,你能舉例說明一下嗎?2.嘗試練習:完成104頁第8題。(1)學生填空,教師巡視。(2)指名匯報。3.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匯報小結:等式的兩邊同時加或減一個相同的數,得到的結果仍然成立;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得到的結果仍然是等式。這就是等式的性質。追問:什么是方程?我們怎樣解方程?4嘗試練習:完成104頁第9題。(1)學生獨立解方程,教師巡視。(2)指名匯報,并說明解法。5.用方程解決問題。提問:用方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1)請同學們觀察情境圖,理清題意。(2)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國內話費+長途話費實收金額(3)根據找出的等量關系,列方程解決問題。(4)解方程,檢驗并寫上答語。鞏固練習:課件出示105頁第10題。讓學生按上面的過程來解決問題。指名匯報,集體訂正。設計意圖: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思考”、“交流”,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整理和復習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整理方程知識的活動中,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了學生初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鞏固新知:1.完成“練習二十八”第10題。(1)讓學生獨立完成填空。(2)指名匯報。(3)訂正學生回答中的錯誤,提醒學生注意。2. 完成“練習二十八”第13題。(1)學生讀題,審清題意。(2)尋找等量關系。(3)列出方程解決問題。(4)指名匯報。(四)達標反饋習題;1.在15,18,29,35,58,70這些數中,偶數有();奇數有();有因數3的有();5的倍數有()。2把5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占全長的,每份長米。3.華當看一本書,第一天看了,第二天看了跟第一天一樣多,第三天看了,問這本書還有多少沒有看完?4. 甲、乙兩車同時從相距528千米的兩地相向而行,3小時后相遇,甲車每小時比乙車快6千米,求甲、乙兩車每小時各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答案:1.18,58,70 15,29,35 15,18 15,35,702. 3.4.設乙車每小時行x千米,甲車每小時行(x+6)千米。(x+6+x)3=528 x=85 x+6=85+6=91 答:略(五)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哪些知識?你有哪些收獲?小結:1.復習了倍數和因數、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方程等知識。2. 進一步明確了倍數、因數、公倍數、公因數等數的含義;3. 進一步明確了分數的意義,能熟練地進行分數加減法的計算;4. 進一步掌握了解方程的方法,能熟練地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歸納總結中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系統的理解,使學生對本冊書所學的知識認識得更全面,掌握得更牢固。(6) 布置作業1.完成課堂練習:練習二十八的第5,6,12題。2.預習整理長方體和正方體及統計的知識。3.1-20的自然數中,奇數有( )個,偶數有( )個,質數有( )個,合數有( )個。327至少加上( )才是2的倍數,至少減去( )才是5的倍數,至少加上( )它才同時是2、3、5的倍數。4. 計算: 5. 解方程: 答案:3. 10 10 8 11 1 2 34. 5. u 板書設計總復習u 教學反思本節課主要是整理與復習數與代數中的倍數和因數、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加減法、方程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整節課的教學的教學有以下特點:1、 采用了“問題引導獨立思考整理匯報鞏固練習”的模式進行。根據教材內容,教師設置了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所提的問題,回顧所學知識,思考交流問題的答案。使學生在思考交流中,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對相關知識進行了整理,再通過練習,鞏固知識。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分析能力、歸納能力都得到提高。2、 加強了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在這節復習課中,把有聯系的內容集中到一塊,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發現并掌握這些聯系,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如通分的復習,與后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復習相結合,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通分與分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系。教學資源:王老師有10張卡片,分別寫著1,2,3,4,5,6,7,8,9,10,你能用我們學過的因數與倍數的相關知識將這10張卡片進行分類嗎?分析:1.根據數的奇偶性分類;2.根據是否是3的倍數進行分類;3.根據是不是5的倍數進行分類;4.根據每個數的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解答:1.數的奇偶性:奇數:1,3,5,7,9;偶數:2,4,6,8,10。2.是否是3的倍數:3的倍數:3,6,9;不是3的倍數:1,2,4,5,7,8,10。3.是否是5的倍數:5的倍數:5,10。不是5的倍數:1,2,3,4,6,7,8,9。4.每個數因數的個數:質數:2,3,5,7;合數:4,6,8,9,10;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1。 知識鏈接:分解質因數的另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