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 文言文二則 教案.doc
課題文言文二則課型講讀課文授課時間2課時教學目標1. 認讀“恭 勤”等4個生字,會寫“囊 螢”等9個生字,正確讀寫“囊螢夜讀 恭勤不倦 博學多通”等詞語。2.能根據(jù)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4.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從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教學難點能參考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地朗讀囊螢夜讀,認讀“恭、勤、焉”3個字,會寫“囊 螢”等7個字。2. 結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3. 探究學習,體會其中的道理。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一、談話交流,導入課題。1.同學們,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聽說過嗎?【課件出示2:圖文】匡衡勤奮好學,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燭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燭光明亮,可惜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辦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舍的那堵墻壁鑿開一個洞以引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古時候,還有一位熱愛讀書的人,他是晉代車胤,因為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2.這個故事就是囊螢夜讀,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個小故事。(板書:囊螢夜讀)學生齊讀課題。3.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傳誦,流傳至今。4.補充文言文知識:文言文人們通常說古文。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國古代有著燦爛的文化,有著浩如煙海的文學藝術瑰寶,他們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記載下來的。我們要去傳承民族的瑰寶,就要學好文言文?!菊n件出示3】另外,鑿壁偷光和囊螢夜讀這兩則文言文表現(xiàn)的是同一個主題:熱愛讀書。由鑿壁偷光的故事導入,引入新課的學習。新課教學( )分鐘二、讀通讀順,感知課文。1.試讀,說說讀后的感受。自己解決生字:【課件出示4】囊、螢、恭、勤、博、貧、焉2.自由、大聲讀課文,至少讀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1)注意讀準前鼻音“勤 貧 焉”,后鼻音“囊 螢 恭”。(2)指導書寫?!菊n件出示5】重點指導“囊 勤 焉”?!澳摇鄙现邢陆Y構,筆畫較多,寫的時候要注意寫扁一些,注意筆畫的穿插避讓?!扒凇弊笥医Y構,注意左邊的部分,下面是兩橫一提?!把伞鄙厦媸莻€“正”,下面的部分不是“與”。注意把字寫得扁一些。3.讀通順了嗎?讀流利了嗎?但是古文的朗讀和現(xiàn)代文不同,要讀出節(jié)奏。再次朗讀課文,這次要求讀得有節(jié)奏。4.教師范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學生拿筆劃分節(jié)奏。5.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6.點名讀,齊讀。三、理解文本,探究交流。1.真是讀得越來越有滋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嗎?先來看一看詞語的意思:【課件出示6】囊螢:用袋子裝螢火蟲。囊: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袋子裝”。胤恭勤不倦:晉朝人車胤肅敬勤勉而不知疲倦。恭:肅敬的意思。練囊:用白色絹子做袋。練:白絹,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白絹做”。以夜繼日:夜晚接著白天(學習)。2.從以上詞語的解釋中,理解了詞語,找出文中描寫車胤動作的詞語,從這些動詞中,你體會到車胤什么品質?預設:表示動作的詞語是“囊螢(用袋子裝)”和“練囊(用白絹做)”。【課件出示7】預設:從“囊螢(用袋子裝)”和“練囊(用白絹做)”中,我體會到車胤刻苦努力,沒有條件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的精神。3.當我們深入課文的時候,會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讀讀課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學交流。4.預設交流【課件出示8】(1)我讀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這句話告訴我們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板書: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2)我讀懂了“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個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著。(板書:囊螢夜讀 夜以繼日)5.同學們,你還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菊n件出示9】(1)我覺得車胤真的很聰明,遇到困難很好地解決困難。(2)我讀懂了車胤家里非常貧窮,沒有讀書的條件,但是車胤絕不放棄,努力給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3)我們這些有條件讀書的人,應該珍惜讀書的機會,好好學習。讀課文,感知課文。這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能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節(jié)奏準確,對課文內(nèi)容就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文本,探究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了讓學生對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四、讀寫訓練,朗讀全文1師:課文雖然很短,但寫出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你感動嗎?將你此刻內(nèi)心的想法寫出來。(學生動筆寫感受。然后交流。)2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讀課文。(生齊讀課文。)課堂作業(yè)新設計【課件出示10/11】一、給下列生字補充讀音。 n y 恭 勤 焉 二、照樣子,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一填。例:胤恭勤不倦(疲倦)。1. 囊螢夜讀( )2.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 )3.以夜繼日焉( ) 三、用自己的話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四、學習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案】一、n q n二、1.囊螢:用袋子裝螢火蟲。囊: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袋子裝”。2.練囊:用白色絹子做袋。練:白絹,文中作動詞用,意思是“用白絹做”。3.以夜繼日:夜晚接著白天(學習)。三、 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個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著。四、我讀懂了車胤家里非常貧窮,沒有讀書的條件,但是車胤絕不放棄,努力給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我們這些有條件讀書的人,應該珍惜讀書的機會,好好學習。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正確朗讀鐵杵成針,認讀“卒”,會寫“逢 卒”2個字。2.結合注釋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3.學習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 )分鐘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則文言文囊螢夜讀,了解了關于“熱愛讀書”的一段佳話。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二則文言文鐵杵成針。(板書課題:鐵杵成針)齊讀課題。 2.釋題:“鐵杵”是什么意思?“鐵杵成針”又是什么意思呢?(“鐵杵”,是“用來舂米或搗衣的鐵棒”的意思?!拌F杵成針”就是把鐵棒磨成繡花針的意思。【課件出示13】李太白就是唐代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 “謫仙人”。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成,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3.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并出示:【課件出示14】 (1)是誰把鐵棒磨成針?(2) 為什么把鐵棒磨成針?(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鐵杵成針這個故事? 鼓勵學生質疑,訓練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愛動腦筋的習慣。新課教學( )分鐘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初讀課文,學習字詞?!境鍪菊n件15】自由讀文,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1)注意讀準平舌音“卒”,后鼻音“逢”。(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逢 卒”?!胺辍卑氚鼑Y構,先寫辶上面的部分。:辶書寫順序:點 橫折折撇 捺。“卒”獨體字結構,注意下面的橫寫得長一些,基本壓在橫中線上,豎壓住豎中線。2.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fā)其誦讀興趣。 3.讀后學生評價,【出示課件16】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可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4.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為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復朗讀) 5.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6.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為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棄”是“放棄”的意思,“之”在文中指“老婆婆”;“還”是回去,到學校去的意思。3.學生對照注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及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4.同桌互相講說故事內(nèi)容。出示課文大意:【出示課件17】磨針溪,坐落在象耳山下。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yè),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一條小溪,遇見一位老婦人在磨鐵棒,問她在干什么,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崩畎妆凰木窀袆?,就回去完成學業(yè)。(板書:李太白放棄學業(yè) 老婆婆鐵杵成針) 四、聯(lián)系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境鍪菊n件18】(要把鐵杵磨成細針,需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們擁有這樣的精神,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2.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學習中的經(jīng)歷充分發(fā)言,認識到不能輕言放棄,要堅持就會成功。) (板書:不輕言放棄,堅持就會成功)3.“鐵杵磨針”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出示課件19】(1)只要堅持不懈,就算是鐵杵也能磨成針。(2)一個人,認準了一個目標,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創(chuàng)出佳績。(3)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美好的理想。(4)如果有了目標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5)要把鐵杵磨成細針,需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們擁有這樣的精神,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6)無論做什么事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會成功,因為工夫不負有心人。重視生活細節(jié),那將影響你的一生,請牢記:世界上沒有你做不到的事,關鍵在于你的心態(tài)。初讀課文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并且讀出節(jié)奏,實際上讀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學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中,對文章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這一環(huán)節(jié)對文言文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學生思考后回答問題,教師抓住機會點撥指導,再提出關鍵性的問題,隨著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不斷增加,文章要說明的道理自然顯現(xiàn),可謂水到渠成。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分鐘五、復述故事,背誦課文 1.同桌互相講故事。 2.指導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 板書內(nèi)容囊螢夜讀【出示課件20】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囊螢夜讀 夜以繼日鐵杵成針李太白放棄學業(yè) 老婆婆鐵杵成針不輕言放棄,堅持就會成功課堂作業(yè)新設計【出示課件21/22】一、給句子中紅色字注音。1.家貧()不常得油。2.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二、用自己的話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2.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三、鐵杵成針這則文言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答案】一、1.貧:貧窮 2.棄:放棄 二、1.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力所感動,回去繼續(xù)完成學業(yè)。2.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yè),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三、不能輕言放棄,要堅持就會成功。教學反思這篇課文比較適合兒童的認知水平,文中所蘊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成功之處:1.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小學生對文言文接觸的又少,能做到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教學中把指導學生朗讀、背誦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蘊含的道理并不難理解,難就難在如何讓學生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確地斷詞斷句把句子讀通順。教學中我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還是很明顯的。2.在教學中我還注意了以下問題:充分發(fā)揮范讀的重要性,教師范讀課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覷,范讀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起到感染學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讓學生注意斷詞斷句,做到準確。要注重指導文言文的讀法,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3.在這課的教學中,我還有意地傳授了一點兒文言文知識,以后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不足之處:應該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注釋,自主理解課文,結合語境理解詞語意思,而不是采取填鴨式教學。備課素材【作者介紹】 祝穆,字和甫,初名丙,其先新安(今安徽歙縣或曰建陽)人,徙居崇安(今屬福建)。洙(1221-?)父。與弟癸同從朱熹受業(yè),后被薦為迪功郎。祝穆善于寫文章,在麻沙水南隱居期間,撰成兩部文獻性巨著,一是類書事文類聚170卷;一是綜合性地理志方輿勝覽70卷。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二十四史中的晉書是唐朝時期編寫,晚于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書宋書等,但唐朝之前已經(jīng)存在幾部不同版本的晉書了。監(jiān)修三人: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天文、律歷、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風擬訂修史體例:敬播(注:沒有流傳下來。)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來濟、陸元仕、劉子翼、盧承基、李義府、薛元超、上官儀、崔行功、辛丘馭、劉胤之、楊仁卿、李延壽、張文恭、李安期和李懷儼。另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宣帝(司馬懿)、武帝(司馬炎)二紀及陸機、王羲之兩傳寫了四篇史論,所以有題“御撰”。方輿勝覽,(宋)祝穆撰,本書是南宋時祝穆編撰的地理類書籍,全書共七十卷。主要記載了南宋臨安府所轄地區(qū)的郡名、風俗、人物、題詠等內(nèi)容。宋祝穆撰。穆字和甫,建陽人。建寧府志載穆父康國,從朱子居崇安。穆少名丙,與弟癸同受業(yè)於朱子。宰執(zhí)程元鳳、蔡杭錄所著書以進,除迪功郎,為興化軍涵江書院山長。是書前有嘉熙已亥呂午序,蓋成於理宗時。所記分十七路,各系所屬府州軍於下,而以行在所臨安府為首。蓋中原隔絕,久已不入輿圖,所述者惟南渡疆域而已。書中體例,大抵於建置、沿革、疆域、道里、田賦、戶口、關塞、險要,他志乘所詳者,皆在所略,惟於名勝古跡多所臚列。而詩、賦、序、記,所載獨備。蓋為登臨題詠而設,不為考證而設。名為地記,實則類書也。然采摭頗當,雖無裨於掌故,而有益於文章。摛藻掞華,恒所引用。故自宋、元以來,操觚家不廢其書焉??既~盛水東日記,稱元絳閔忠詩石刻在廣州,方輿勝覽乃載在封州,又誤以為魏矼作,亦訛數(shù)字。幸真跡石刻尚存三洲巖中,則小小舛誤,亦所不免,要不害其大致之詳贍爾?!九c文章相關的其他資料】祝穆作品欣賞:黃花自與淵明別,不見閑人直到今。細花穿弱縷,盤向綠云鬟。山礬花玲瓏葉底雪花寒,清晝香薰草木間。移植小軒供宴坐,恍疑身在普陀山。豫章豫章偃蹇兩蒼龍,雪干寧須匠石逢。借重歲寒雙大字,絕勝松拜大夫封。課后作業(yè)基礎積累大鞏固一、給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 ”。焉(yn nin) 貧(pn tn) 卒(zh z) 勤(qn qng) 二、看拼音寫漢字。nn yn y d b xu du tn ji pn z y ( ) ( ) ( ) ( )三、選擇正確的解釋,把序號寫在括號中。1. 車胤家貧,沒有燈油夜讀,他想了一個好辦法是() A.映著雪讀書。B.鑿壁偷光。C.把螢火蟲放在布袋里,就著螢光讀書。2.胤恭勤不倦。()A.疲倦B.厭倦C.倦怠3.家貧,不常得油。()A.少B.窮困C.貧民閱讀能力大提升四、閱讀文言文,回答下面的問題。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1. 問之,曰:“欲作針。”( )2.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3.“逢老媼方磨鐵杵”,中“方”的意思是:()A.方才B.正在C.方形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五、囊螢夜讀這則文言文,講了車胤借助螢火蟲的光夜讀的故事。你還聽出過類似的故事嗎?請你寫出來吧。參考答案一、焉(yn) 杵(ch) 貧(pn) 勤(qn) 二、囊螢夜讀 博學多通 家貧 卒業(yè) 三、1.C 2.A 3.B四、1.之:老婆婆 2.棄:放棄 3.B五、我還知道,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和車胤一樣,學習刻苦勤奮。還有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漢朝時,有一人叫匡衡,勤奮好學。 家里很窮,白天必須干活,晚上他才能讀書。但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他的鄰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對鄰居說:“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說:“既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燭光透過來了。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xiàn)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用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敝魅吮凰木袼袆樱饝怂钑囊???锖饩褪沁@樣勤奮學習的,后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