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語文園地七 (2) 表格式教案.doc
語文園地七課題語文園地七課型練習授課時間1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交流平臺”的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在閱讀中體會景物的靜態美和動態美,感受將美麗的自然風光與人們的活動融為一體的寫作方法。2.通過“詞句段運用”的學習,感受景物動靜的變化,選擇情景進行仿寫;了解語句描寫的情景,體會表達上的特點。3.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理解古詩鄉村四月,感受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對勞動人民的喜愛,對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積累古詩。教學重點感受景物動靜的變化,選擇情景進行仿寫;理解古詩鄉村四月,積累古詩。教學難點感受景物動靜的變化,選擇情景進行仿寫。教具準備課件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導入(18 )分鐘一、學習“交流平臺”。1.讀一讀,找規律。(1)出示問題: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你了解了哪些描寫方法?(2)小組交流。(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并小結:本單元描寫的景物中,有的呈現了自然風光的靜態美,有的呈現了自然風光的動態美,有的是將美麗的自然風光與人們的活動融為一體。【出示課件2】商人夾了大包的貨物靜寂籠罩著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自由閱讀,小組交流:這段話運用什么方法來進行描寫的?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小結: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游客、商、婦女、老人乘著小艇,穿行在河道縱橫的水域威尼斯,人與景物密切相連,充滿了生活氣息。【出示課件3】到了傍晚,才看見有人駕著小船過來,坐上小板凳,給嚴肅沉默的奶牛擠奶。自由閱讀,小組交流:這段話運用什么方法來進行描寫的?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小結:這段話中人們的活動融入祥和、靜寂的景象中。【出示課件4】有的牛背上蓋著防潮的毛氈。裝滿奶桶的船只在舒緩平穩地行駛。滿載著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車、火車,不停地開往城市。自由閱讀,小組交流:這幾句話運用什么方法來進行描寫的?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小結:這些句子雖然不是直接寫人,但能從中感受到人的活動。2.練一練,學運用。(1)【出示課件5】我們坐在船艙里,皮墊子軟軟的像沙發一般。有說不完的情趣。自由閱讀,小組交流:這段話運用什么方法來進行描寫的?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小結:選段中的“我們”乘著小艇,穿行在河道縱橫的水域威尼斯,人與景物密切相連,充滿了生活氣息。(2)【出示課件6】金色的晚霞鋪在西天,擠奶的人更是默默無言。自由閱讀,小組交流:這段話運用什么方法來進行描寫的?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小結:這段話中人們的活動融入祥和、靜寂的景象中。(3)【出示課件7】水面上漸漸沉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自由閱讀,小組交流:這幾句話運用什么方法來進行描寫的?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小結:這些句子雖然不是直接寫人,但能從中感受到人的活動。3.我拓展,我積累。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風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境,使讀者身臨其境。文學描寫的主要對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實也是一種物)。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這些統稱為景物。所以文學描寫的對象,其實就是兩個方面:人物與景物。至于細節描寫、細部描寫、場面描寫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展開的人物描寫與景物描寫。引導學生借助學過課文中的語句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降低了教和學的難度。新課教學(22 )分鐘二、學習“詞句段運用”。(一)讀下面的例句,想象句子描寫的情景,再選一種情景仿照著說一說。1.讀一讀,找規律。【出示課件8】 半夜,戲院散場了,一大群人涌出來,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擁在一起的小艇一會兒就散開了,消失在彎曲的河道中,傳來一片嘩笑和告別的聲音。(1)小組交流,想象句子描寫的情景。(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這段側重動態描寫,突出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大作用。前一個句子寫半夜時,戲院散場,人們各自乘坐小艇,散開,消失,是從人們的動作上進行描寫;后一個句子寫人們的嘩笑聲,告別聲,抓住聲音進行描寫。這一段動態描寫,在文中有重要的作用:這些描寫說明威尼斯整個城市的動和靜都是由小艇的動和靜來決定的,突出了小艇的作用,緊扣了文題;這段動態描寫,表現了這座“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的繁華,真實地反映了威尼斯的風貌,這使文章更加生動具體,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出示課件9】 車船過后,-切又恢復了平靜。最后一抹晚霞也漸漸消失了,整個天地都暗了下來。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發出眸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1)小組交流,想象句子描寫的情景。(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這段話采取了由動到靜的寫作方法,寫動是為了襯托出那兒的靜。隨著車船過后,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整個原野,整個牧場之國更安靜了。聯系生活實際我們可以感受到原來靜是由動來襯托的,這就好比經歷了課間十分鐘的喧囂,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更能讓人感受到教室里的寧靜。在這一段中除了讓人感受到了牧場的寧靜,還讓人感受到荷蘭人畜和諧共處的美好。2.練一練,學運用。(1)從“放學后的校園、群鳥飛過湖面、火車進站”中選一種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寫一寫。(2)小組交流,互相評議,選出小組中的優秀作品。(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并投影展示優秀作品。(二)讀一讀,說說下面的語句分別描寫了怎樣的情境,體會它們在表達上的特點。1.讀一讀,找規律。【出示課件10】在金色的夕陽下簡直像是用純金鑄成的。(1)小組交流:語句描寫了怎樣的情境,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這段文字描寫了在金色的夕陽映照下金字塔及其周圍景物的色彩。作者描述了金字塔及其周圍景物的靜態美,敘述真實,描寫逼真。【出示課件11】站在白色大理石鋪的地上,給這純白的光輝網牢了。(1)小組交流:語句描寫了怎樣的情境,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這段文字描寫了純白的搭里是地面及其給人帶來的感受。作者在描寫中把人的活動和周圍的景觀融為了一體。【出示課件12】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1)小組交流:語句描寫了怎樣的情境,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這段文字描寫了梅雨潭的綠。作者自己生活中體驗過的種種綠的景色加以比較,用北京什剎海拂地的綠楊,杭州虎跑寺的綠壁,西湖的波和秦淮河米做類比,用四處不同景觀來反襯梅雨潭水的明暗適度,濃淡相宜,以突出梅雨潭的綠的美。2.練一練,學運用。(1)小組交流:照樣子說句子。 (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出示課件13】面前,是一大片草地。小草已經枯黃,可當中卻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野花。樹,開始落葉了,可那枯黃的葉子像美麗的彩蝶從空中飛落下來,慢慢地慢慢地鋪成了一條路,踩上去軟綿綿的,像鋪了一條黃色的地毯。哦,秋天本是黃色的!雖然雪下的不大,但是雪后的大地到處都披上了銀裝,變成了水晶般的童話世界。那一排排樹木上都自豪的綻開了滿樹銀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微紫色的光芒;而樹葉落光的小樹,垂下了許多玲瓏剔透的銀條兒。“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這里的菊花可真多,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競相盛開,有白的,黃的,紅的,綠的白的如冰霜,黃的如麥穗,紅的如楓葉,綠的如翠玉三、學習“日積月累”。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出示課件16】鄉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綠遍山野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2.(1)師范讀,學生跟讀。互相交流識記生字。自由朗讀。(2)解題:鄉村四月是南宋詩人翁卷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清新明快的筆調,出神入化地描寫了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旖旎風光。3.簡介作者:【出示課件17】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今屬浙江)人,南宋詩人。為永嘉四靈之一。4.課件出示重點詞語的注釋。【出示課件18】(1)山野:山陵和原野。(2)白滿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著天光。川:平地。 (3)子規:鳥名,杜鵑鳥。 (4)如:好像。(5)才了:剛剛結束。 (6)蠶桑:種桑養蠶。 (7)插田:插秧。5.欣賞插圖,看注釋,小組合作,交流體會詩句的意思。6.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總結詩意:山陵、原野間草木茂盛,遠遠望去,一片蔥郁。稻田里的色彩與天光交相輝映,滿目亮白。杜鵑聲聲啼叫,天空中煙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榮。四月到了,農民都開始忙起了活兒,村里沒有一個人閑著。他們剛剛結束了種桑養蠶的事情又開始插秧了。7.賞析。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后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后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8.指導朗讀,熟讀成誦。【出示課件19】鄉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綠遍山野/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9.教師小結:整首詩突出了鄉村四月的勞動繁忙。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的喜愛,對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10.延伸閱讀: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入農家生活,以農家生活為話題,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詩篇!你還知道這樣的詩句嗎?憫農 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游山西村 宋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挖掘教材,加深對詩句的理解,對意境的想象;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詩的節奏美、語言美、詩境美、詩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