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13 人物描寫一組 教學反思2.docx
13 人物描寫一組(教學反思)人物描寫一組由三個片段組成,分別是選自徐光耀寫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的摔跤;選自老舍先生寫的駱駝祥子中的他像一棵挺脫的樹;選自吳敬梓寫的儒林外史中的兩莖燈草。這三個片段都是描寫人物的,因此教學本課除了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外,一個很重要的訓練重點是學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以及作家描寫時的側重點。回顧整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1.教學效果(思效)抓住“兩個指頭”,走進守財奴的內心。兩莖燈草中的嚴監生非常吝嗇貪財,是個要錢不要命的人。課文抓住他的動作、神態來描寫,尤其是嚴監生伸出兩個手指的細節。教學時,我抓住這個細節,狂追不放,讓學生理解“此時此刻,嚴監生想說什么”,以這個問題來理解臨死之前的嚴監生,急于想說什么,進而走進他的內心,理解嚴監生吝嗇、小氣的形象。學生細讀文本,找出了描寫嚴監生動作、神態的句子,我引導學生重點關注“兩根指頭”這一細節,讓學生感悟、思考:“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嚴監生都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了,為什么還伸著兩個指頭,他想說什么呢?這么多人猜測,卻沒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內心,他不住地搖頭。嚴監生內心的焦慮越來越迫切,沒人能理解他,沒人能讀懂他,此時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嚴監生的心情從失望到絕望到崩潰。此時的嚴監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會說什么呢?通過這樣一步一步的引領,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走進人物內心,真正感悟到嚴監生的吝嗇。正是作家抓住人物動作、肖像、心理及細節描寫等寫作方法,才達到如此效果。2.教學收獲(思得)運用表格,分辨異同。三個片段都采用了動作描寫的方法,運用了一系列的動詞,同時還有語言、神態等描寫方法,生動地刻畫了人物不同的特點。運用這樣的方法,就使讀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動作,聽到人物說的話,整個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們的眼前,栩栩如生。但是三個片段的側重點略有不同,為了讓學生更清楚之間的不同,我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利用表格理清三個片段人物描寫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感悟體會不同的人物描寫方法的作用。學生明白了相同之處是三個片段都運用了動作、語言、神態描寫方法刻畫人物,人物形象鮮明。不同之處是摔跤側重動作描寫;兩莖燈草細節描寫突出;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側重于祥子的外貌描寫,寫出了祥子結實健美的身體,表現了祥子旺盛的生命力。3.不足之處(思失)課上完了,回顧整節課,自己覺得還是有一些遺憾:他像一棵挺脫的樹整堂課的教學中,很少啟發學生提出問題,都是我拋出問題,學生努力去解決;教學中,學生的質疑問難沒有激發出來;自主閱讀,帶著問題去閱讀,沒有很好重視,在以后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質疑問難,培養他們自主閱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4.改進措施(思改)在以后教學中,需要增加游戲環節,通過“猜一猜”的活動,讓學生把學習到的人物形象進行回顧,拓展補充閱讀涉獵到中外經典名著人物形象,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拓寬學生閱讀面,加深對人物描寫方法的領悟,為寫作中的遷移運用打下基礎
- 關 鍵 詞:
- 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13 人物描寫一組 教學反思2 人教部編版五 年級 下冊 語文 人物 描寫 一組 教學 反思

關于本文
相關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