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9.古詩三首 第二課時 ppt課件.pptx
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課時導入新課唐宋,是我們中華歷史上文化最為繁榮的兩個時代,無數的詩人就像夏夜的繁星,各自閃耀著奪目的光芒,今天,讓我們走進南宋,一起走進詩人陸游的心靈,去感受他的情懷。助學資料作者簡介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中年入蜀,投身軍旅。晚年退居家鄉。一生筆耕不輟,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助學資料寫作背景南宋時期,金兵占領了中原地區。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時愛國詩人陸游被罷黜歸故鄉,在山陰鄉下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盡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初步感知1.初讀詩歌,讀準字音,指導書寫。2.理解詞語:結合注釋和自己的學習經驗,互相交流對古詩中詞語的理解。理解詩意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萬里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云霄上摩青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品讀欣賞三萬里河東入海品讀欣賞五千仞岳上摩天華山古稱“西岳”,雅稱“太華山”,為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和“華夏”之“華”,就源于華山。品讀賞析從“遺民”“淚盡”“胡塵”看出了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北方淪陷區老百姓在異族統治下受盡折磨,眼淚都哭干了。品讀賞析“遺民”年年歲歲盼望著南宋能夠出師北伐,可是歲歲年年此愿落空。當然,他們還是不斷地盼望下去。人民的愛國熱忱真如壓在地下的跳蕩火苗,歷久愈熾;而南宋統治集團則正醉生夢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國恨家仇丟在腦后,可謂心死久矣,又是多么可悲!南望王師又一年品讀賞析題臨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感情朗讀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拓展閱讀示兒【宋】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板書設計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代:陸游三萬里河五千仞岳山河壯麗遺民淚盡南望王師山河破碎憂國憂民。課堂作業一、關于從軍行,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前兩句描寫壯闊悲涼的環境,直接抒發了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B“孤城遙望玉門關”中的玉門關,是一座軍事要塞。C本詩的結尾沒有體現出悲傷的情調。A課堂作業二、根據古詩送元二使安西完成練習。1.把詞語和意思用線連起來。使潮潤、沾濕浥先飲完。更盡到某地;出使。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顏色。課堂作業2.詩的前兩句點明了送別的時令是:,地點是:,景物是:和,這樣為送別創造了一個愁郁的環境氣氛。詩中作者用一個“”字委婉地表達依依離情。春天渭城朝雨青青柳色柳課堂作業三、根據意思寫詩句。(1)滿懷希望地望著江南,盼望南宋軍隊收復失地,如此又一年。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課堂作業(2)三萬里長的大河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華山高聳接青天。北宋的遺民對著這樣的河山也只能傷心欲絕。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課堂作業四、請發揮想象,從古詩三首中任選一首改寫成一篇短文(自由發揮)送元二使安西在渭城的一個清晨,下著蒙蒙的細雨,濕潤了路上的灰塵。元二被封為官吏,要到遙遠的陽關去當差,好久都不能回來。元二就要走了,王維非常的舍不得,跟元課堂作業喝了一杯又一杯的酒,總想讓元二留下,可是元二沒有時間了,急匆匆的上了馬車。就在這時,王維說;“朋友,請再喝盡這杯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陽關以后,就再也沒有一個交情深厚的老友了。”“好的”。他們喝完了這杯酒。元二上了馬,王維非常的悲哀,想到那么多年的交情就課堂作業這樣破滅了,但他并沒哭,而是把眼淚給止住,努力地想著寫給元二最后的一首送別詩。元二也非常傷心,沒有阻止自己傷心的情感,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正當元二走的時候,王維深情地吟道:“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課堂作業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馬車已經走遠了,但是元二還是先開車窗,依依不舍地看著王維,雖然人不在一起,但是“天涯若比鄰”他們的友誼還是連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