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類文閱讀-22 手指.doc
類文閱讀-22 手指幽默感在許多國家,有幽默感的人會受到更高的贊賞。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間的靈思。幽默的語言有時可能化解尷尬的場面,也可能于談笑間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為不露聲色的自衛(wèi)和反擊。譬如在某國家的議會里,曾發(fā)生過議員之間爭斗的事,有人提議入場者應該把拐杖掛在門口。議長覺得左右為難,若是表決,無論結果如何,總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著說:“如果為了防止不正當?shù)膭幼鳎晚毎压照葤煸跁鲩T口,那嘴也該掛在門口,手腳也該擺在保管處。”引得全場大笑,提議者也在一笑之間擺脫了尷尬的處境。但是必須強調,幽默并不是諷刺,它或許帶有溫和的嘲諷,卻不刺傷人;它可能是以別人和自己為幽默對象,在這當中,便顯示了幽默與被幽默的胸襟與自信。有一個禿頭者,在別人對他的頭發(fā)幽默時,當場變了臉,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對方幽默不得體,刺傷了他,更可能是因為他原來對禿頭有極大的自卑。相反地,另一位禿頭的報紙主編,當別人笑稱他聰明透頂時,他居然笑著回答:“你小觀我也,我早就聰明絕頂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當?shù)淖孕牛衷趺纯赡芙觿e人的話,幽自己一默呢?所以,越是胸襟寬廣,充滿智慧的人們,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1.為什么說“有幽默感的人會受到人們極高的贊賞”?2.短文舉了兩個例子,說明幽默感能化解尷尬,幽默者充滿了自信,這兩個例子是( )。A. B. C.3.“敝國有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這是晏子面對楚王的諷刺給予的回答。他的幽默起到了( )的作用。A.化解尷尬 B.警世 C.不露聲色的自衛(wèi)和反擊4.仿照下面的例子,寫出你對幽默的獨特感悟。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間的靈思。幽默是 ,是 。答案:1.因為越是胸襟寬廣的人、充滿智慧的人,可能就越富有幽默感,所以有幽默感的人會受到人們極高的贊賞。2.C 3.C4.例:生活的調味品 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從孩子得到的啟示(片段)豐子愷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書,也不想睡覺,捉一個四歲的孩子華瞻來騎在膝上,同他尋開心。我隨口問:“你最喜歡甚么事?”他仰起頭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難。”我倒有點奇怪:“逃難”兩字的意義,在他不會懂得,為甚么偏偏選擇它?倘然懂得,更不應該喜歡了。我就設法探問他:“你曉得逃難就是甚么?”“就是爸爸、媽媽、寶姊姊、軟軟娘姨,大家坐汽車,去看大輪船。”啊!原來他的“逃難”的觀念是這樣的!他所見的“逃難”,是“逃難”的這一面!這真是最可喜歡的事!一個月以前,上海方面槍炮聲響了,大家驚惶失色,立刻約了鄰人,扶老攜幼地逃到附近江灣車站對面的婦孺救濟會里去躲避。其實倘然此地果真進了戰(zhàn)線,或到了敗兵,婦孺救濟會也是不能救濟的。不過當時張遑失措,有人提議這辦法,大家就假定它為安全地帶,逃了進去。那里面地方大,有花園、假山、小川、亭臺、曲欄、長廊、花樹、白鴿,孩子一進去,登臨盤桓,快樂得如入新天地了。忽然兵車在墻外過,上海方面的機關槍聲、炮聲,愈響愈近,又愈密了。大家坐定之后,聽聽,想想,方才覺得這里也不是安全地帶,當初不過是自騙罷了。有決斷的人先出來雇汽車逃往租界。每走出一批人,留在里面的人增一次恐慌。我們集合鄰人來商議,也決定出來雇汽車,逃到楊樹浦的滬江大學。于是立刻把小孩們從假山中、欄桿內捉出來,裝進汽車里,飛奔楊樹浦了。所以決定逃到滬江大學者,因為一則有鄰人與該校熟識,二則該校是外國人辦的學校,較為安全可靠。槍炮聲漸遠弱,到聽不見了的時候,我們的汽車已到滬江大學。他們安排一個房間給我們住,又為我們代辦膳食。傍晚,我坐在校旁黃浦江邊的青草堤上,悵望云水遙憶故居的時候,許多小孩子采花、臥草,爭看無數(shù)的帆船、輪船的駛行,又是快樂得如入新天地了。這是“逃難”。這是多么驚慌,緊張而憂患的一種經(jīng)歷!然而人物一無損喪,只是一次虛驚;過后回想,這回好似全家的人突發(fā)地出門游覽兩天。我想假如我是預言者,曉得這是虛驚,我在逃難的時候將何等有趣!素來難得全家出游的機會,素來少有坐汽車、游覽、參觀的機會。那一天不論時,不論錢,浪漫地、豪爽地、痛快地舉行這游歷,實在是人生難得的快事!只有小孩子真果感得這快味!他們逃難回來以后,常常拿香煙簏子來疊作欄桿、小橋、汽車、輪船、帆船;常常問我關于輪船、帆船的事;墻壁上及門上又常常有有色粉筆畫的輪船、帆船、亭子、石橋的壁畫出現(xiàn)。可見這“逃難”,在他們腦中有難忘的歡樂的印象。所以今晚我無端地問華瞻最歡喜甚么事,他立刻選定這“逃難”。原來他所見的,是“逃難”的這一面。唉!我今晚受了這孩子的啟示:他能撤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系的網(wǎng),看見事物的本身的真相。我在世智塵勞的實生活中,也應該懂得這撤網(wǎng)的方法,暫時看看事物本身的真相。唉,我要向他學習!1.從結構上來說,短文記敘“逃難”的情節(jié)屬于 描寫。2.從行文中,你能感受到豐子愷散文的哪些語言特色?請結合具體詞句指出。3.孩子們最喜歡“逃難”是因為( )。A.“逃難”非常好玩 B.“逃難”所到之處景色非常美C.孩子并不知“逃難”背后的緊張危險,只享受過程的新奇愉快4.“我”受到的啟示是什么?答案:1.插敘2.樸素自然,明白如話。如開篇作者和四歲孩子華瞻的對話,家常式的口語,讓讀者倍感親切3.C4.作者主張成人應該向孩子學習,拋開世俗外在的功名利祿的累贅,學會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如此這般,即使在危險或艱難的境遇下,也能感受生活的樂趣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