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類文閱讀-16 田忌賽馬.doc
類文閱讀-16 田忌賽馬鳥齊桓公稱霸后國家很強盛。后來到了齊景公做國君的時候,齊國出現了一個很有才干的相國,他的名字叫晏嬰,又叫晏平仲。他( )有豐富的知識,( )聰明機敏。他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敢于批評國君的錯誤,是齊景公的主要助手。老百姓都尊敬地叫他“晏子”。齊景公特別喜歡鳥。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鳥,就派一個叫燭鄒的人專門負責養這只鳥。可是幾天后,那只鳥就飛了。齊景公氣壞了,要親手殺死燭鄒。晏子丫在一旁請求說:“是不是先讓我宣布燭鄒的罪狀,然后您再殺了他,讓他死得明白。”齊景公答應了。晏子板著臉,嚴厲地對被捆綁起來的燭鄒說:“你犯了死罪,罪狀有三條:大王叫你養鳥,你不留心讓鳥飛了,這是第一條;使國君為一只鳥就要殺人,這是第二條;這件事如果讓其他諸侯知道了,都會認為我們的國君只看重鳥而輕視人的性命,從而看不起我們,這是第三條。所以現在要殺死你。”說完,晏子回身對齊景公說:“請您動手吧。”聽了晏子的一番話,齊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聲,說:“算了,把他放了吧。”接著,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說:“若不是您的開導,我險些犯了大錯誤呀!”1.在括號里填入合適的關聯詞。2.齊景公的鳥是由( )照顧的。A.齊桓公 B.晏子 C.燭鄒3.“聽了晏子的一番話,齊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晏子的意思是( )。A.列舉燭鄒的罪狀,好讓燭鄒死得明白。B.讓齊景公知道,燭鄒確實該殺。C.委婉勸諫齊景公,為一只鳥殺無罪之人帶來嚴重后果。D.殺燭鄒之前,要列明他的罪狀。4.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話后的做法是 。5.你認為晏子使用的辦法怎么樣?試著用自己的話分析。1.既 又 2.C 3.C 4.放了燭鄒5.我覺得晏子使用的方法很好,因為他從側面提醒齊景公的錯誤,讓齊景公易于接受。圍魏救趙戰國時期,魏國和趙國之間隔著一條漳河,魏國強大,趙國弱小,魏國早就想吞并趙國。這一年,魏國將軍龐涓率領八萬精兵出征趙國,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趙國都城邯鄲,把一個小小的邯鄲城圍得嚴嚴實實。趙國危在旦夕。趙國國君一面竭力防衛,一面派人去齊國求救。齊國擔心趙國滅亡后,魏國乘勝追擊,將戰火燒到齊國。為了自己的安全,齊國決定出兵。齊威王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大軍出征。田忌打算直奔邯鄲,去解救趙國。孫臏卻連連搖頭,對田忌說:“不等我們趕到,邯鄲就會失守,你這樣做又有什么用呢?”田忌說:“你說該怎么辦?”孫臏胸有成竹地說:“魏國集中全國的主力去打邯鄲,自己的都城大梁卻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殘兵,這不正是個大好機會嗎?我們現在去救邯鄲,會跟魏國主力硬拼,傷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虛而入,直取大梁。魏國國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會回師自救。我們在他們返回的路途做好準備,以逸待勞,豈不是穩操勝券!”一番話說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軍直奔魏國而去。為了麻痹龐涓,孫臏又故意派出兩個無名將領,率一部分兵力去強攻魏國的襄陵。這一打,果然不出孫臏所料,齊兵在襄陵城下吃了個大敗仗。消息傳到龐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對手。龐涓怎會料到,這一切都是孫臏設下的圈套。就在孫臏派兵佯攻襄陵的同時,齊軍主力早已繞道直奔大粱而去了。魏王發覺齊軍已經逼近都城,頓時驚慌失措,立刻派人火速傳令,要龐涓快來保駕。龐涓得到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只好撒離邯鄲,帶領自己的部下日夜兼程,趕回魏國救援。再說魏軍這次攻趙,連續行軍打仗,一直就沒有好好休息過。現在一聽說自己的國都被齊軍包圍,后院起火,一個個都亂了方寸,連武器、糧草都顧不得多帶,就一個勁兒地往回趕,人心惶惶,士氣大大低落。桂陵是通往魏國的交通要道,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孫臏就在這里布下天羅地網。魏軍急急忙忙趕到桂陵時,早已是精疲力竭。田忌見魏軍進入了伏擊圈,便命令齊軍一齊殺出。魏軍措手不及,被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龐涓見大勢已去,知道無力回天,只得率殘兵敗將落荒而逃。齊軍大獲全勝。史記 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1.齊國擔心趙國滅亡后,魏國乘勝追擊,將戰火燒到齊國。這間接寫出了_________的強大,我們可以將齊國與趙國的厲害關系概括為______________(四字成語)2.孫臏與田忌的一番交談,突出孫臏計謀_______,假設依田忌所言,結果可能是:_____________的魏軍士氣高漲,遠道而來的齊軍與其硬拼,勝負難料,________失守。3.從這個故事中,你可以看出孫臏怎樣的人物特征?4.假設龐涓在“圍魏救趙”中潰敗后,向你請教他自己的失敗的原因,你會怎么回答,試寫出你的觀點?答案:1.魏軍 唇亡齒寒2.之高 邯鄲 打了勝仗 邯鄲3.孫臏遇事沉著冷靜,計謀高超。4.提示:可以根據孫臏的計謀過程,告訴龐涓的失誤與不足。例如,攻打趙國的時候沒有防范齊國。在趕路過程中沒有穩定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