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五四制)一年級下冊語文《畫雞》創新教案.docx
創新教案畫雞教學設計【教學設想】朗讀、背誦課文,學習公雞勤勞、不懶惰的精神。通過對這首詩歌的學習,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培養自己勤勞的習慣。【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今天,有一只大公雞也走進我們的課堂,要和我們一起學習呢!二、運用實物,創設情境新課開始時,教師出示一只大公雞圖片,用逗趣的教學語言提問:1.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2.它有哪些生活習性呢?(學生能說多少是多少)大家說的真好,古時候有位詩人叫唐寅,寫了一首詩叫畫雞。這首詩寫的就是這只大公雞,你們想學嗎?三、初讀古詩,趣學生字(1)聽課文錄音,把不認識的字圈下來(2)指名學生讀,學生齊讀(3)認識生字:畫 雞 雪 生 千 門 平 戶 開(漢字結構復雜,難學難記,因此,在識字教學時,教師根據漢字的結構規律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可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識字。)例如:1.猜字謎。平:一字五筆,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個字,有十撇。2.編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壯,在跑道上奔跑。3.看實物。門:觀察教室的門框,學習“門”字。4.練習,填生字。頭戴紅冠不用裁,滿身()白走將來。()不敢輕言語,一叫()門萬()。(4)學寫生字:平戶開學筆順平:一筆橫,二筆點,三筆撇,四筆橫,五筆豎戶:一筆點,二筆橫折,三筆橫,四筆撇開:一筆橫,二筆橫,三筆撇,四筆豎(5)學生練習寫生字,教師邊巡視,邊指導四、再讀古詩,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激疑:同學們讀了這首詩,說一說知道了什么。2.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歸納并板書。樣子:頭上紅冠大公雞顏色:滿身雪白打鳴:一叫門開3.出示表格練習(口答)。五、品詞賞句,感悟詩情1.自由讀第一句,看圖想一想:這只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點?(頭上紅冠,滿身雪白。)(1)出示圖片,讓學生看一看大公雞的冠子和羽毛,理解“頭上紅冠”和“滿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雞“走”的神態。(3)教師小結: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這只大公雞,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見過大公雞的叫聲嗎?有誰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時候叫?我們學習第二句就知道了。2.指名讀第二句,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大公雞怎樣叫?(1)理解“叫”。(2)提問:大公雞一叫,人們就去干什么?農民伯伯就要起床干活了,農民伯伯勤勞嗎?那么,大公雞比農民伯伯起的更早,同學們,你們覺得大公雞勤勞嗎?那么,我們小朋友要不要學習大公雞這種勤勞的品質?。浚▽W生據古詩內容回答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3)說一說這句詩的大意。(4)體會大公雞的勤勞:這首詩的作者喜歡這只大公雞嗎?為什么?大公雞 樣子 顏色 打鳴六、感情朗讀,背誦古詩1.老師范讀2.學生自由讀七、總結全詩,簡筆作畫,激發興趣唐寅看到大公雞很喜歡,就為大公雞做了一首詩。老師呀,也很喜歡這個大公雞,可是老師不會作詩,老師就把它畫下來了,(出示圖片),那么同學們,你們喜歡公雞嗎?那讓我們也動手畫一畫吧!七、作業布置1.學寫生字:平戶開2.背誦畫雞這首詩